南宁府三首(其一)

万里关山入塞云,高城纵目送斜曛。

九真海到东南接,六诏江来左右分。

出洞蛮丁高髻角,趁墟野妇短衣裙。

汉廷已下兴贤诏,从此遐荒德化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边塞风光和民族风情,展现出明朝时期南宁府的多元文化景象。首句“万里关山入塞云”,以万里关山入云的画面,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雄浑。次句“高城纵目送斜曛”,通过高城远眺夕阳西下,传递出戍边将士的孤独与守望。

第三句“九真海到东南接”,点明了地理位置,九真海象征着广阔的海域,与东南方向相连,显示出地域的开阔。第四句“六诏江来左右分”,则将视线转向江流,六诏江左右环绕,进一步强化了空间感。

第五、六句“出洞蛮丁高髻角,趁墟野妇短衣裙”,生动描绘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蛮丁头戴高髻,妇女穿着简朴的短衣裙,展现出朴素而鲜活的民俗风情。

最后一句“汉廷已下兴贤诏,从此遐荒德化闻”,表达了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和教化,传达出国家对边地的关怀和期望,以及希望通过贤能之士推行德政,使边疆之地也能感受到文明的熏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宁府的地理风貌和人文特色,寓含了对边疆治理的深沉思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399)

林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宁府三首(其二)

谩说天南第一关,边城依旧好江山。

丰年箫鼓赛田祖,近日衣冠化洞蛮。

孟获革心诸葛纵,智高授首狄青还。

三公亭上舒长啸,落日凉风起碧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南宁府三首(其三)

千叠层城十丈壕,藕花无数绕周遭。

轻舟时获鱼盈尺,新雨才添水半篙。

拂地烟梢毛竹暗,倚江风树木绵高。

天涯无限登临意,纳纳乾坤一布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左江七夕得牛字

笑倚仙槎望女牛,清江倒影绛河流。

龙泉紫气秋犹射,云锦红光夜不收。

乌鹊桥前波似练,凤凰台上月如钩。

玉人此夕应相忆,一笛西风起小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河字

南来万里越关河,节物西凉客里过。

清赏每愁酤酒少,好怀未厌赋诗多。

丹江月棹秋无际,银汉星桥夜不波。

欲问支机旧时石,天孙应笑鬓先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