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物产特色。首句“温泉东畔火荧荧”,以“荧荧”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温泉边火焰闪烁的情景,既展现了温泉的热力,也暗示了当地丰富的热能资源。次句“扑面山风铁气腥”,通过“腥”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风中夹杂着铁锈的味道,可能是因为附近有铁矿或工业活动,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地域特色,也反映了当地可能存在的工业发展。
后两句“只怪红炉三度炼,十分才剩一分零”,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红炉三度炼”与最终结果“十分才剩一分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当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感慨。这里“红炉”象征着高温冶炼的过程,“三度炼”强调了反复加工的艰辛,而“十分才剩一分零”的结果,则反映出资源转化过程中的巨大损耗,或是技术、工艺上的局限性,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乌鲁木齐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同时也蕴含了对当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