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流阴拂层岑,返照翳深谷。
古寺入萧条,回岩抱幽独。
梵影净香台,钟声殷石屋。
绝壁栖禅诵,悬厓下樵牧。
秋花雨还瘦,老树霜逾秃。
寒泉可莹心,白云况极目。
登临客自佳,摇落时何速。
蔬色荡腥膻,苔光清简牍。
新诗发神秀,旧游耿初服。
归来杖屦便,老去烟霞伏。
高城出睥睨,灯火通林麓。
言旋转多兴,后期此同宿。
这首明代诗人李攀龙的《集开元寺》描绘了一幅山中古寺的静谧景象。首联“流阴拂层岑,返照翳深谷”通过光影变化,展现出时光流转与山谷深处的宁静。接下来的诗句“古寺入萧条,回岩抱幽独”描绘了古寺的孤寂和环境的清幽。
“梵影净香台,钟声殷石屋”以寺庙的佛像和钟声增添了神秘感,而“绝壁栖禅诵,悬厓下樵牧”则描绘了僧人修行和山民生活的和谐共处。秋景“秋花雨还瘦,老树霜逾秃”渲染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沧桑。
诗人感慨“登临客自佳,摇落时何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他欣赏着“蔬色荡腥膻,苔光清简牍”的简朴生活,也回味着“新诗发神秀,旧游耿初服”的创作乐趣。最后,诗人期待在归来的日子里,与朋友在灯火阑珊处共享“后期此同宿”的雅兴。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开元寺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敬畏,以及对岁月流转的哲思。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片月挂遥岑,层城曳素阴。
寒分宫树净,影落御沟深。
结冷悲征笛,匀霜上捣砧。
西园芳宴后,白雪复谁吟。
虚屏汉宫里,有女《白头吟》。
色倚琉璃怯,秋来湘水深。
欢情张画烛,愁坐掩清砧。
莫为苍蝇误,君王在上林。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欲问梅花上苑迟,座中南客重相思。
开帘署有青山色,对酒人如白雪枝。
驿使书来春不见,仙郎梦断月应知。
偏惊直北多烽火,昨夜关山笛里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