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人过壶山看桃花即逾七星山背出补陀岩至栖霞寺小集

年年踏遍壶山路,远近桃花几万重。

花好不知人面改,山青长似佛头浓。

草痕匝野铺芳荐,莺语多情引瘦筇。

地下酒人吾所与,祇须烂醉付千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宗瀚的《春日同人过壶山看桃花即逾七星山背出补陀岩至栖霞寺小集》描绘了春天游历壶山时的景象。首句“年年踏遍壶山路”,表达了诗人对壶山景色的熟悉与喜爱,每年春天都会前来赏花。次句“远近桃花几万重”则生动展现了桃花盛开的壮观场景,仿佛无数重叠的粉色云霞。

“花好不知人面改”一句,诗人以桃花自比,感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而美景依旧。接下来,“山青长似佛头浓”运用比喻,形容山色青翠如佛头上的浓发,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草痕匝野铺芳荐,莺语多情引瘦筇”两句,通过描绘草地如茵、鸟语花香的场景,展现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息,诗人手持竹杖(筇)漫步其中,心情愉悦。最后,“地下酒人吾所与,祇须烂醉付千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赏花,想要借酒消愁,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壶山春日的美景,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情感的山水诗。

收录诗词(14)

李宗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汉淳于长夏承碑

华中甫斋真赏著,夏承娄寿道生赋。

娄碑不见夏碑存,谨庭秘笈来吴门。

东京隶法评奇古,咄咄殊难一二数。

数行论赞丰与杨,阙三十字翁书补。

堂堂笔阵推中郎,此语传之秋涧王。

建宁刻先石经石,体沿篆籀垂楷则。

阴阳辟阖星云攒,如戟森竖如弧弯。

神奸慌惚窥夏鼎,威仪肃穆参汉官。

惜哉未校义门本,得自丹阳少剥损。

广平赝迹人间多,宝者不独徐芳远。

华山拓见今阮公,酸枣苏斋摹亦工。

芒角体势参假借,书丰作丰从同同。

华家雕落谨庭死,千七百年留一纸。

芝英见瑞岂偶然,过眼云烟良足纪。

形式: 古风

隋丁道护书启法寺碑

隋书罕署名,道护碑传二。

开皇仁寿年,兴国启法寺。

后来信居上,书老笔亦恣。

六一得其精,胡乃杨本嗜。

一夔殊已足,观乐他且置。

骨体肖龙藏,倍溢妍华致。

化度虽后尘,右方阐缄秘。

悦生堂不录,销夏篇不记。

两家印篆留,近入义门笥。

气压集古千,源导贞观四。

其文颂金像,颇说佛灵异。

我闻菩提法,妙具千手臂。

法法皆圆通,始了第一义。

丁真合同参,谁问楞伽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唐虞世南书夫子庙堂碑

黄银印赐著作郎,世间石墨珍璆琅。

画腹艺精从道悟,如神笔妙知器藏。

文辞书翰皆可喜,一时毡拓来四方。

周额削后石刓缺,越千余年浸散亡。

旧本并希城武陕,原刻漫溯贞观唐。

山谷昔赏荣咨道,月峰曾录韩存良。

我生已晚去古远,南辕北辙徒伥伥。

何期神物有呵护,康里元册留唐装。

唐初同文变六代,东观帖出无道场。

郎官石记谁遽拟,九成化度差颉颃。

巍然太华秀真骨,后来宛列儿孙行。

全碑仅阙四之一,补以摹刻中令王。

圆机残字人争购,此拓岂止千金偿。

乍惊秀郎过智永,匪特峭劲如欧阳。

鲁器不欹见中正,隋珠在握含光芒。

层台缓步行人选,雍容合傍夫子墙。

金声玉振跻大雅,龙蹲凤跱开文祥。

若准孔门用诗例,譬曹入室刘升堂。

昭人颖达具虞法,下侪潘陆坐庑廊。

当时五绝褒秘监,献规一体观文皇。

右军腕助天戈舞,北堂文播儒风扬。

俗学但以书貌取,毋乃优孟之冠裳。

天吴紫凤久颠倒,而况错杂淆玄黄。

覃溪老人霜鹘眼,赏论不数云门张。

考证诸家负真鉴,何王徐辈所未详。

问字日就草元阁,百花放艳虹腾光。

子山箧邀文靖赏,虞家笔让来儿飏。

匹夫怀宝不知戒,敢诩家学私青箱。

拟谋镌字光宅手,重排曲阜阶楹旁。

斯文废坠傥竟举,几研小胥犹可当。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唐魏栖梧书文荡律师碑

买褚得薛前闻曾,我今所得添嘲呼。

文荡师碑录明诚,魏栖梧乃褚名更。

婵娟来迟罗绮胜,是耶非耶宛平生。

冯公击赏逾兰亭,有若似圣子夏盲。

翁王后先详证明,洗出真面庐山青。

河南遗法二薛承,薛稷亦是魏家甥。

当时薛魏世并称,北海仙手太湖精。

开元之间继有声,栖梧合系宰相徵。

不见姓字唐表登,石趺久化夏后城。

仅传此纸仍难凭,古来几辈书入能。

一艺并悭身后名,消磨岁月三折肱。

捧心丧志予其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