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泽畔》由清代诗人董俞所作,描绘了一幅泽畔行吟者的幽思画卷。
首联“泽畔行吟者,幽思托杳冥”,开篇点题,描绘出一位在湖泽边漫步吟唱的文人形象,其深邃的思绪仿佛寄托于无垠的虚空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颔联“孤帆收夕照,渔火乱春星”,进一步展开画面,夕阳西下时,孤舟缓缓归来,与天边的余晖交织成一幅宁静而壮丽的景象。渔火在夜幕中闪烁,与满天繁星交相辉映,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颈联“细雨寒潮白,疏烟晚岫青”,细腻地描绘了雨后湖面的景色。细雨轻拂,寒潮涌动,湖面泛起一层层白色的波纹。远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呈现出一片青翠之色,展现出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
尾联“殷勤怀远客,裘马日飘零”,诗人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客人的思念之情。尽管自己也如同那四处飘零的裘马一般,生活动荡不安,但心中仍充满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