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峨眉(其三)

独行天门口,手掠太白脚。

山下暝已深,山上日犹落。

何时辟空境,凭虚造楼阁。

俯视不见地,积气浩漠漠。

人语烟中流,头上孰骑鹤。

雾消瞰葱岭,青天插霜锷。

昆仑伏槛外,墨浪尽东跃。

兹游冠平生,论功策芒屩。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山的独特体验,以峨眉山为背景。首句“独行天门口,手掠太白脚”展现了诗人独自攀登险峻山峰的豪迈与决心,将太白星比作脚下的阶梯,富有想象力。接下来,“山下暝已深,山上日犹落”描绘了山间的光影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层次感。

诗人期待开辟一处空灵之地,建造楼阁,表达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俯视不见地,积气浩漠漠”进一步渲染了高处的辽阔与神秘,仿佛大地消失在视野之外,只剩下无边的云气。远处的人声如烟般飘渺,头顶似乎有仙鹤飞翔,增添了神秘的神话色彩。

“雾消瞰葱岭,青天插霜锷”描绘了雾气散去后,葱郁的山岭清晰可见,天空如刀削般湛蓝,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诗人遥望远方,昆仑山仿佛就在眼前,墨色的江河奔腾东流,显示出大自然的雄浑壮美。

最后两句“兹游冠平生,论功策芒屩”总结了这次峨眉之行,认为它超越了诗人一生的其他游历,即使是徒步而行,也值得自豪。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追求超脱世俗的理想。

收录诗词(127)

毛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峨眉(其四)

振衣蹑金顶,扪天陷深碧。

独寻黄帝炉,烂醉五色石。

知与人境隔,今夕识何夕。

夜半误打钟,惊落星满席。

下床踏珠斗,拾得半规壁。

梦中游化城,醒后了无迹。

他日乘云来,谁此网乔舄。

形式: 古风

登峨眉(其五)

趋下大峨石,再过桫椤坪。

来时险绝处,重到路欲平。

风泉洒珠玉,就枕神魂清。

孙翁古铜罐,量药手自烹。

涧筱及崖杉,火发寒琴鸣。

雷威披褐裘,雪中听松声。

空山灭人迹,知君何处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登峨眉(其六)

蓐食访九老,直入地底天。

秉烛暗有声,策策霜叶燃。

竹下见虎迹,苔上闻龙涎。

白云涨幽谷,小语万窍传。

老僧不识日,黑影坐一砖。

琼户莫敢撞,或恐惊诸仙。

阴河沧海通,何年撑铁船。

鸡鸣化为石,洞口迷寒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登峨眉(其七)

石上看日落,赤盆烂诡晖。

檐前抚冰柱,白玉大十围。

著屐草际路,荷杖林中扉。

露下鹊初警,月明僧正归。

天风剪鲛绡,瀑挂织玉机。

银汉水气凉,暑月侵我衣。

想像凤鸾舞,鹅笙吹翠微。

仙童化青鸟,飘然云际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