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十咏(其二)朝真洞

洞府高深对月开,长疑底里閟龙雷。

天窗不照人间世,限尽游人自此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洞府深藏在月光下开启,长久以来我都在怀疑它的深处隐藏着龙和雷鸣。
天窗不透射俗世的光芒,游人们在此地的界限被尽头所限制,只能返回。

注释

洞府:指深邃的洞穴或隐秘的住所。
月开:形容月光照亮洞府。
閟:隐藏,封闭。
龙雷:象征神秘力量或自然的巨大声响。
天窗:指洞府顶部的开口,可能象征观察外界的通道。
人间世:指世俗世界,人间。
限尽:界限已到尽头。
游人:来访者,探索者。
自此回:从这里返回,暗示旅程的终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深邃的洞穴,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它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引人入胜。诗人想象洞中隐藏着龙吟雷动的奇景,暗示着超越凡尘的神秘力量。"天窗不照人间世"表达了洞穴内部与外界隔绝,不受俗世纷扰的特点,仿佛是一个隐秘的仙境。最后两句"限尽游人自此回"则传达出一种既向往又敬畏的意味,游人在此处感受到自然或超自然的边界,不得不在此返回现实世界。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神秘色彩,展现了洞穴的奇幻魅力和诗人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86)

金履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山十咏(其五)椒庭

洞泉喷薄雨鸣霤,竹石参差风绕楹。

好障波流浸山影,飞来灵隐一般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徐山甫夜话有诗言别次韵

一榻萧然竹与兰,拥衾话别转留难。

明朝又渡湘江去,细雨斜风分外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赵寅仲并呈于晦仲时与寅仲以上诸兄初相识诸兄又约便道至王先生岁寒堂相会也(其二)

客中相见别匆匆,论学无由意独浓。

赖是岁寒来有约,不妨归去又相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都下赋归奉别天台金彦如惠子明沈新之马景昭赵寅仲并呈于晦仲时与寅仲以上诸兄初相识诸兄又约便道至王先生岁寒堂相会也(其一)

多士趋京我亦东,不排阊阖不南宫。

此行识得天台彦,谁道归舟载月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