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庄歌

东湖水落秋向分,湖上青山御白云。

诛茅选胜宋公子,萧洒芙渠出清泚。

爱看白云湖上眠,春花秋月自年年。

人云真率竟两忘,定谁为主云为庄。

主人朝耕还暮读,白云只就檐端宿。

扶摇昨夜拉行雨,云归汗漫□无语。

主人欲问云掉头,管城既邈鸿蒙愁。

至理谁将合大和,风愆雨伏君谓何。

安得同君弟与兄,共乘肤寸游太清。

旱则与雨潦则止,丰亨九土含灵喜。

云归云归湖上秋,还逢弟劝与兄酬。

人生舒卷在合意,贵富何必曾封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符锡的《云庄歌》以云为主题,描绘了一幅云与人间和谐共处的美妙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云的自由、变化和与自然界的互动。

首句“东湖水落秋向分,湖上青山御白云”,描绘了秋天湖面水位下降,湖畔青山与飘浮的白云相映成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诛茅选胜宋公子,萧洒芙渠出清泚”两句,通过虚构的宋公子在湖边选地建屋,与清澈的芙蕖(荷花)相伴,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隐逸之气。

“爱看白云湖上眠,春花秋月自年年”表达了诗人对白云在湖面上悠闲自得的欣赏,以及对四季更替中自然美景的赞美。接下来,“人云真率竟两忘,定谁为主云为庄”两句,借云的真率与自然的和谐,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定谁为主云为庄”的疑问,引人深思。

“主人朝耕还暮读,白云只就檐端宿”描绘了主人在湖边的生活场景,白天耕作,夜晚读书,与白云为伴,体现了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而“扶摇昨夜拉行雨,云归汗漫□无语”则通过描述云的动态变化,表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

“主人欲问云掉头,管城既邈鸿蒙愁”表达了主人对云的询问,却因云的高远和自然界的广阔而感到困惑。最后,“至理谁将合大和,风愆雨伏君谓何”提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以及对自然界现象的思考。

全诗以云为线索,贯穿了自然、人生、理想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743)

符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太守石斋先生九十寿

石翁不爱二千石,乞身眷荷频增秩。

九十称觞千岁同,奕奕黄花照秋日。

蟠桃晓荐雕盘殷,东方适从东海还。

十屋置筹筹几许,翁筹高只并庐山。

形式: 古风

秋林图为太常卿春庵赋

仙源杳藐不可即,绝巘丹枫乱云日。

据奕何为三老翁,眉宇彷佛曾相识。

野水微茫度野桥,枻杖一翁谁见招。

襟期揔似厌羁绁,神游物外何逍遥。

清卿故自玄都客,出有入无无不得。

石边柯烂知几年,壶里乌飞爰数刻。

有时尸解示家人,竹杖空遗葛陂侧。

披图却笑安刘者,失脚炎尘永相隔。

形式: 古风

商霖卷为淮阴陈民望赋奉例挥使

蜀相隆中昔未遇,管乐自比人争嗤。

乘时不解致真主,掀揭风云那得知。

许身稷契者谁子,冻饿作诗愁欲死。

泥沙龙卧亦已多,会际安知不如此。

君不见汉时卜庶长,君不见秦时张主翁。

椎埋折拉齿国士,一挥百万称世雄。

淮阴有美况年少,冠玉未可轻嘲笑。

岁旱窃慕商家霖,横目何人许同调。

庙堂正尔咨吁谟,耕莘钓渭庸非夫。

傥驰精爽见物色,忍使苍生望眼枯。

形式: 古风

梦熊卷为云梦秦参军题

秦君倜倘士,几别经华春。

幼艾拥燕姬,弄珠诧徐麟。

握手要新辞,谓予言不诬。

灵蛇忽入梦,熊兆翻启符。

造化信幽渺,古诗亦朦胧。

眼前事莫测,至理谁能穷。

春雷剨地破云梦,他日君看蛇作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