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

长歌白石草庐深,今抱园丝就赏音。

温饱不为儿辈计,行藏端在古人心。

鳣鱼堂上春开帐,鸂鶒滩前夜对衾。

拟挂奚囊梅下听,谪仙应共隐仙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深深的白石草庐中高声歌唱,此刻我怀抱琴弦只为欣赏音乐。
我不为儿女的温饱而忧虑,行为选择只遵循古人的心意。
鳣鱼堂上春天张开了帷帐,鸂鶒滩前夜晚我们相伴共衾。
我打算挂着书囊在梅花树下聆听,仿佛谪仙李白也会与隐士一同吟唱。

注释

长歌:高声歌唱。
白石:形容环境清幽。
草庐:简陋的房屋。
深:深远、幽深。
园丝:琴弦。
赏音:欣赏音乐。
温饱:生活基本需求。
儿辈:子女。
计:考虑。
行藏:行为和隐居的选择。
古人心:古代人的价值观。
鳣鱼堂:指宴饮之处。
春开帐:春天拉开帷帐。
帐:帷帐。
鸂鶒滩:水边之地。
夜对衾:夜晚相伴共眠。
奚囊:书囊。
梅下:梅树下。
听:聆听。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称作谪仙人。
隐仙:隐居的仙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笛的生活图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开篇“长歌白石草庐深”即设定了一个幽静而深远的山林环境,其中“长歌”二字表明诗人在大自然中已经沉浸得如痴如醉,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接着,“今抱园丝就赏音”则是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一种自我安慰。在这里,“抱”和“就”都有收集、享受之意,表明诗人正在用心体味着自然界的声音,这些声音在他看来是一种美妙的乐曲。

第三句“温饱不为儿辈计,行藏端在古人心”透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生活哲学的一种认同。这里,“温饱”指的是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儿辈计”则是后代的规划和考虑。“行藏端在古人心”意味着真正的道德修养和智慧都隐藏于古人的内心。

第四句“鳣鱼堂上春开帐,鸂鶒滩前夜对衾”描述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其中,“鳣鱼堂上春开帐”描绘出诗人在春天里悠然自得地生活的情形,而“鸂鶒滩前夜对衾”则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最后两句“拟挂奚囊梅下听,谪仙应共隐仙吟”,诗人想象着自己在梅花下挂起琴瑟,聆听自然之音,同时也在呼唤那些隐逸的仙者与他一起吟唱诗词。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古代智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追求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疏拙

越冠齐瑟事皆非,疏拙惟甘与世违。

客路莺花愁里看,故山烟雨梦中归。

采薇有备淮南静,移粟无谋浙右饥。

纳纳乾坤须俊杰,湘翁祇合制荷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登江华寒亭

到此脚跟酸,千峰迥不看。

年深碑字浅,日薄树阴寒。

石罅巢蜂乳,篱根堕鸟残。

爱吟还畏崄,不敢倚栏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登潭州怀雪蓬姚使君

贾井裴亭遍短筇,红尘归骑又匆匆。

我寻桂树吟招隐,君对莲花诵易通。

今日江山劳别梦,他年灯火课新功。

濂溪最念初平老,恨听连床话未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舜祠送桂林友人

尧山分手舜山逢,呼酒旗亭两鬓蓬。

客思且须论契阔,诗交应不计穷通。

儿曹富贵秋烟外,前辈风流落叶中。

明日吟船又何处,渡江衣冷荻花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