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浦亭边话别时,扁舟东下浙江湄。
遍将越国千年事,吟作钱塘百咏诗。
无火可能烧莽卓,有刀恨不斩高斯。
五陵佳气飞扬尽,泪洒西风两鬓丝。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读李鹤田钱塘百咏》。诗中的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通过对南浦亭边话别时的情景描绘,以及对越国千年历史的回顾和吟咏,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业无从施展的慨叹。
“扁舟东下浙江湄”一句,以动作开篇,设定了一个离别的场景,同时指明了地理位置,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基调。接着,“遍将越国千年事,吟作钱塘百咏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创作的丰富产出。
“无火可能烧莽卓,有刀恨不斩高斯”两句,通过借古代名将莽琊、高漸可之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难以施展于世的遗憾和无奈。这些历史人物往往因时空背景而不得志,恰好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陵佳气飞扬尽”一句,五陵指的是古代五位名将(指汉高祖刘邦、萧何、曹参、周勃、张良)的墓地,此处提及则是为了强调英雄气节已随风而逝。末尾的“泪洒西风两鬓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时的悲凉与无奈,两鬓丝指的是中年人的头发,泪洒西风更是增添了一份萧索。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往事迹的回味和对现实无力的慨叹,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不遇时世的深切感受,以及个人才华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悲哀。
不详
奏罢出师表,翻然辞庙堂。
千艘空宝玉,万马下钱塘。
□许命真主,欺孤欲假王。
可能清海岱,宗社再昌唐。
踯躅吞声泪暗倾,杖藜徐步浙江行。
青芜古路人烟绝,绿树新墟鬼火明。
事去玉环沈异域,愁来金碗出佳城。
十年草木都糜烂,留得南枝照浅清。
蹇柏枯松枕庙门,独瞻遗像酹清尊。
紫芝奕奕浮香气,碧草纤纤没烧痕。
羽翼已成犹有说,腹心相视更何言。
高歌一曲归来隐,静看山禽哺子孙。
文江别后又三年,别后三年诗几篇。
老去莫思身外事,命穷甘作饮中仙。
天阴雨湿龙归海,云淡风轻鹤在田。
回首西湖湖上路,新蒲细柳为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