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多丽》由清代诗人顾贞立所作,描绘了一座久废的香阁在年末稍作修缮后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落寞的感慨。
“笑栖香”开篇,以轻盈之笔勾勒出香阁往日的温馨与宁静。然而,“从来苑废台荒”,一句转折,揭示了香阁如今的荒凉景象。诗人通过“苑废台荒”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昔日繁华不再的深深惋惜。
接下来,“忆侯门、繁华何在”一句直抒胸臆,将思绪拉回往昔,侯门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如同梦境般虚幻。诗人以“梦觉黄梁”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
“便经营、乌衣逆旅,只收藏、半榻缥缃。”这里,诗人通过“经营”与“收藏”的行为,展现了对过往记忆的珍藏与怀念。然而,“乌衣逆旅”与“半榻缥缃”又暗示了这种怀念中的孤独与无奈。
“未许容愁,岂能容膝,药阑花榭懒商量。”诗人在此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不愿让愁绪占据心灵,却又无法忽视周围环境的冷清与衰败。对“药阑花榭”的“懒商量”,则进一步强调了面对现实的无力感。
“镜奁移、琉璃研侧,睡鸭篆烟旁。”这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修缮后的香阁内景,镜奁、琉璃研、睡鸭篆烟等元素,虽是日常之物,却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格外生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正相对、空庭花雨,屏上潇湘。”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空庭花雨与屏上潇湘的对比,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投射。
“伴今生、笺啼墨泪,血柘心死何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与文字为伴,以书信和诗歌寄托情感的心境。即使内心痛苦至极,也愿意以此为生。
“纫幽兰、犹堪为佩,裁萱草、可得忧忘。”诗人借幽兰与萱草,表达了一种虽身处困境,但仍能保持高洁与乐观的态度。
“残粉飘梅,新黄染柳,谢家风景旧池塘。”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槱题处、凄清小阁,照乘夜珠光。”诗人最后以“槱题处”与“照乘夜珠光”作为收尾,既是对修缮后香阁的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升华,暗示着即使在凄清的小阁中,也能找到一丝温暖与希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香阁的今昔对比,以及诗人对过往与现实的复杂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历史、对自然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