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鹤氅云边倚晓寒。琴丝碧海为谁弹。
何曾仙佛无凭准,但惜人间解意难。
毫浣露,纸薰兰。新词一卷托心肝。
吟成不倚筝琶和,声出烟霄缥缈间。
这首《鹧鸪天》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何振岱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静思的画面。首句“鹤氅云边倚晓寒”以鹤氅披身,倚立于晨寒之中,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在清冷的早晨独自沉思的形象。次句“琴丝碧海为谁弹”则借琴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仿佛琴音穿越碧海,寻找知音。
第三句“何曾仙佛无凭准”暗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但又质疑世间是否有真正的仙佛可以指引。接着,“但惜人间解意难”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理解的渴望,感叹知音难觅,理解之情难得。
后半部分“毫浣露,纸薰兰”通过细节描绘,展现出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雅致,新词如露珠般清新,纸张散发着兰花的香气,寄托着诗人满腔的情感。最后两句“吟成不倚筝琶和,声出烟霄缥缈间”更是点明诗人创作时的意境,他的诗歌无需世俗的伴奏,直接从内心深处发出,直入云霄,显得超凡脱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哲理。
不详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久无谈笑路西东,鱼雁沉沉信不通。
时复思君倚深树,灯花犹记别时红。
油壁香车不再逢,画楼魂梦可曾同?
茫然不悟身何处,夜夜空随斗柄东。
唤取青蛾对酒歌,思归无路欲如何?
寄来妙句能相忆,别后悲欢事几多。
精卫难填碧海干,徘徊中夜倚阑干。
不堪容易少年事,安得愁中却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