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惟大士赞(其十二)

为散乱人,现如是相。方其定时,孰为此像。

定乱一如,此像亦无。若言无像,天地悬隔。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定”与“乱”的关系,以及“像”与“无像”的辩证法。诗人通过“为散乱人,现如是相”,描绘了一个在混乱中显现形象的世界,暗示了人们所处环境的复杂多变。接着,“方其定时,孰为此像”提出问题,询问在秩序之时,究竟是何力量塑造了这些形象。这种对秩序与混乱之间转换过程的追问,体现了诗人对于宇宙法则和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思考。

“定乱一如,此像亦无”则进一步阐述了“定”与“乱”之间的统一性,指出在任何状态下,都不存在独立于变化之外的固定形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洞察,强调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

最后,“若言无像,天地悬隔”则将讨论推向极致,提出如果否认一切形象的存在,那么“天地悬隔”,即意味着彻底否定现实世界的存在。这一句不仅深化了对“像”与“无像”关系的探讨,也触及了哲学中关于存在本质的深层问题,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宇宙、人生与存在的根本问题,展现了诗人对世界深刻的洞察力和独到的思考方式。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布袋赞(其一)

赤脚才穿市,回头便笑人。

手中果何物,弄物不知名。闭眼瞌睡,开眼业识。

便恁么去,著甚死急。

形式:

布袋赞(其二)

背后曾开鬼眼睛,虽然有眼又无筋。

问他睹史宫中事,拈得乾鱼举似人。

形式:

布袋赞(其三)

笑破古音前,回头尽可怜。

只今无可笑,仰面笑青天。赤脚知晴,蹑屐知雨。

只这一著,未敢相许。

形式:

布袋赞(其四)

鱼乾拈起走长街,道是天宫带得来。

铁奉化人顽似铁,阿师咍了更谁咍。

形式: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