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行

吴歌婉婉清如水,西风晓自阊门起。

双桡艇子采菱来,翠荇绿滨香十里。

芙蓉影落已知秋,溅湿罗衣眉黛愁。

回声荡桨入门去,明月家家秋水流。

形式: 古风

翻译

吴地的歌声轻柔如清水,清晨的西风从阊门吹起。
划着双桨的小舟采菱而来,翠绿的水边香气飘出十里。
荷花倒映水中已显秋意,水花打湿衣裳,眉头也染上愁绪。
桨声回荡,小舟驶入门内,每家每户门前都是秋水潺潺,明月当空。

注释

吴歌:指吴地的地方歌曲,旋律优美。
婉婉:形容歌声柔美。
清如水:比喻歌声清澈。
西风:秋季的风。
阊门:古代苏州的城门。
双桡:两支桨。
艇子:小船。
采菱:采摘菱角。
翠荇:绿色的水草。
香十里:香气飘散很远。
芙蓉:荷花。
罗衣:丝织的衣服。
眉黛愁:形容女子因愁苦而眉头紧锁。
荡桨:摇动桨。
明月:明亮的月亮。
秋水:秋天的流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景图。开篇“吴歌婉婉清如水,西风晓自阊门起”两句,通过吴地的歌声和清晨西风的吹拂,营造出一种淡远幽静的氛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接着,“双桡艇子采菱来,翠荇绿滨香十里”两句,诗人通过描写划船采摘菱角的情景,以及水边翠绿的荇菜和十里飘香的地理特征,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丰饶,也让读者仿佛闻到了那清新的香气。

“芙蓉影落已知秋,溅湿罗衣眉黛愁”两句,则通过对荷花倒影和被露水打湿的衣衫的描写,传达了秋意浓郁、心中有些许忧愁的情感。

最后,“回声荡桨入门去,明月家家秋水流”两句,以划船的声音和入门的动作,以及家家户户窗前明月映照下的秋水流淌,结束了这首诗。这里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也强调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自然的意象,将江南秋日的美丽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淡远的情怀。

收录诗词(30)

刘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曾为高宗宪圣吴皇后侄吴益子琚门客,有诗词投呈张孝祥、范成大。久客临安,迄以布衣终身。今存《小山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三小传。 诗,以毛晋汲古阁影宋《六十家集》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断句合编为一卷。做诗追随“四灵”,王渔洋《香祖笔记》对其评价不高

  • 字:武子(一说武之)
  • 籍贯:长沙(今属湖南)

相关古诗词

鸿门宴

江东遥遥八千骑,大战小战七十二。

刘郎晓鞭天马来,踧踏长安开帝里。

子婴已降隆准公,君王置酒鸿门东。

张良已去玉斗碎,三月火照咸阳红。

绣衣归来日将夜,可惜雄心天不借。

当时已失范增谋,尚引长戈到垓下。

刁斗乍急营垒惊,夜深旗尾秋风横。

玉帐佳人不成梦,月明四面闻歌声。

拔剑相看泪如雨,我作楚歌君楚舞。

明朝宝马一声嘶,江北江东皆汉土。

形式: 古风

翠屏曲

小亭帘幕垂阴阴,梅香入枕春生屏。

西窗月落翠被冷,鸟声残梦东风醒。

三年不唤清溪渡,梦里瀼西春水路。

江头女儿双翠眉,能唱刘郎芳草句。

形式: 古风

好事近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桂殿秋(其二)同上

双玉节,到神京。碧杯仙露冷如冰。

一声金磬千花发,洞口天风吹酒醒。

形式: 词牌: 桂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