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二首(其一)

社近频逢雨,春深却喜晴。

畬烟傍山起,神鼓隔林鸣。

客驻观农馌,儿归遗母羹。

丰年多乐事,何以报时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社区附近常遇雨,春天深入更喜晴天。
农田烟火在山边升起,神鼓声隔着树林传来。
过客停下欣赏农夫送饭,孩子归来给母亲带来菜肴。
丰收之年有许多欢乐之事,怎样的方式能回报这太平岁月呢?

注释

社:社区。
近:附近。
频:频繁。
逢:遇到。
雨:雨。
春:春天。
深:深入。
喜:喜欢。
晴:晴朗。
畬烟:山区农田的炊烟。
傍:靠近。
山:山。
起:升起。
神鼓:祭祀或庆典中的鼓声。
隔:隔着。
林:树林。
鸣:响。
客:过客。
驻:停留。
观:观看。
农馌:农夫送饭。
儿:孩子。
归:归来。
遗:留下。
母:母亲。
羹:菜肴。
丰年:丰收之年。
多:许多。
乐事:欢乐的事情。
何以:用什么。
报:回报。
时平:太平的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出游二首(其一)》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春天雨后放晴时出游的所见所感。诗人首先提到社日临近,频繁下雨,但随着天气转晴,他感到格外欣喜。"畬烟傍山起"描绘了山间农田上袅袅升起的烧荒烟雾,这是古代农业生产的一种习俗。"神鼓隔林鸣"则可能指的是农耕祭祀活动中鼓声的回荡,体现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丰收的祈愿。

诗人观察到路上行人停下欣赏农夫送饭(馌)的场景,体现出农村生活的和谐与亲情。回家的孩子还带来了母亲做的羹汤,这一温馨画面传递出家庭的和睦与感恩之情。最后,诗人感慨丰收之年带来诸多快乐,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感激,同时也暗示了农民对良好社会秩序的依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喜悦,以及人们对丰收和和平的期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出游

尽道衰翁懒,乘闲亦出门。

修琴来竹院,采药宿山村。

雪路鸣长耳,烟堤驾独辕。

残年常自在,何以报君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游四首(其二)

近过父老远寻僧,病起经行力渐增。

织室蹋机鸣轧轧,稻陂潴水筑登登。

浅深村落时分径,高下川原自作层。

薄暮到家还熟睡,隔林钟鼓报晨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游归鞍上口占

渺渺烟波飞桨去,迢迢桑野策驴还。

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

每惜好春如我老,谁能长日伴人闲。

世间自是无兼得,勋业元非造物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游所至皆欣然相迎口占示之

寓馆兼山泽,行装半雨晴。

随宜分药物,投老惜人情。

邂逅成新识,殷勤讲旧盟。

农家尤可念,迎劳辍春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