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作二首(其二)

泽国久还雨,频妨裘褐温。

羁怀常悄悄,醉眼任昏昏。

云赴荆王梦,天迷楚客魂。

飘萍惟泥酒,吾事肯轻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长久以来,水乡一直阴雨连绵,频繁妨碍了穿着皮衣的温暖。
羁旅在外的心情常常忧郁沉默,喝醉后双眼朦胧不清。
云彩似乎追逐着荆王的梦境,天空让楚客的灵魂迷失。
像浮萍般漂泊,我只沉溺于饮酒,对于人生之事岂会轻易谈论。

注释

泽国:水乡。
频妨:频繁妨碍。
裘褐:皮衣。
温:温暖。
羁怀:羁旅的心情。
悄悄:忧郁沉默。
醉眼:喝醉后的眼睛。
昏昏:朦胧不清。
云赴:云彩追逐。
荆王梦:荆王的梦境(荆王,楚国君主,此处可能象征梦想)。
天迷:天空迷离。
楚客魂:楚客(流亡在外的人)的灵魂。
飘萍:比喻漂泊不定。
惟泥酒:沉溺于饮酒。
吾事:我的人生之事。
肯轻论:轻易谈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季不绝,天气湿冷的冬日景象。开篇“泽国久还雨,频妨裘褐温”两句,通过持续的雨水和人们因而感到的寒冷,传达出一种萧瑟且不适的氛围。“羁怀常悄悄,醉眼任昏昏”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淡淡的忧愁与迷离的情绪,这里的“羁怀”指的是被束缚的心情,而“醉眼任昏昏”则是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结果反而使得心神不定。

接下来的“云赴荆王梦,天迷楚客魂”两句,诗人借助了历史上的荆轲和楚客的故事,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虚幻的梦境之中。“飘萍惟泥酒,吾事肯轻论”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安慰的情怀。这里的“飘萍”指的是水上的落叶,或可比喻人生如浮萍,不定;而“泥酒”则是诗人用来自醉的工具,借此忘却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雨景的描写,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语言流畅,意境幽深,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宋代诗篇。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冬日作二首(其一)

南雨不成雪,北风楼观寒。

眉颦鲁酒薄,肠断楚梅酸。

云梦寒全薄,湖湘春欲还。

举头瞻去雁,羡尔有轻翰。

形式: 古风

冬节小不佳怀正叔老兄

老境光阴短景催,新冬又复一年回。

焚香燕坐衣僧衲,煮药高眠废酒杯。

处处庖厨鸣瓮缶,年年歌笑惨风埃。

孟公歌舞犹须雪,未放愁眉取次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冬后三日郊赦到同郡官拜敕回有感

诏书夜下走风雷,清晓州门拜敕回。

天上六龙归禁阙,人间一雨到根荄。

江边时日将舒柳,雪后春光欲到梅。

白首放臣随众喜,教儿深酌手中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冬至三首(其三)

孤衾不成寐,起坐听鸡号。

楼闭更筹静,天寒星斗高。

萧条陶令酒,清怨楚臣骚。

凛凛悲秋意,何须待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