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台桃源图

天台一溪绿周遭,溪南溪北都种桃。

东风吹花开复落,游人不来春水高。

钱塘道士张彦辅,画图送得刘郎去。

昨夜神鹊海上来,洞里胡麻欲成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旅的《题天台桃源图》,以一幅描绘天台桃源的画卷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天台一溪绿周遭”,开篇即以“天台”这一名山大川为背景,引入“一溪绿周遭”的景象,绿意盎然的溪流环绕着山峦,为画面铺垫了一层生机勃勃的底色。接着,“溪南溪北都种桃”,进一步点明了桃源的特色,桃树遍布两岸,预示着这里不仅景色宜人,更有着神秘而美好的传说。

“东风吹花开复落,游人不来春水高”,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动态之美。东风轻拂,桃花盛开又飘落,春水在游人未至之时悄然上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也暗示了桃源的静谧与世外之感。

接下来,“钱塘道士张彦辅,画图送得刘郎去”,通过引用典故,将故事的主人公引入画面。钱塘道士张彦辅,可能是指借助艺术的力量,将刘郎(传说中的桃源访客)带入桃源之中,隐喻艺术能够引领人们探索未知的世界,体验超凡脱俗的生活。

最后,“昨夜神鹊海上来,洞里胡麻欲成树”,以神鹊从海上飞来,预示着某种神秘力量的介入,洞中胡麻即将长成大树,象征着希望与成长。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也寓意着桃源中蕴含着无限可能和生命的奇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源图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艺术与神话的巧妙融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空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而又美丽的桃源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心灵的向往。

收录诗词(132)

陈旅(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笃志于学,不以生业为务。以荐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虞集见其文,称其博学多闻。荐除国子助教。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顺帝至正初,累官国子监丞卒。有《安雅堂集》

  • 字:众仲
  • 籍贯:元兴化莆田
  • 生卒年:1288—1343

相关古诗词

苏伯修往上京王君实以高丽笠赠之且有诗伯修徵和章因述往岁追从之悰与今兹暌携之叹云耳

往年饮马滦河秋,滦水斜抱石城流。

青城丈人来水上,揭谢苏王皆与游。

顾予滥倚桥门席,日斜去坐鳌峰石。

夜凉共饮明月尊,醉眠更听高楼笛。

滦河九曲流溅溅,自我不见今三年。

苏郎又扈属车去,伫望弗及心茫然。

龙门峡中云气湿,山雨定洒高丽笠。

别意遥怜柳色深,归心莫为鹃声急。

不才未许收词垣,赋成何日奏《甘泉》。

人言凡骨难变化,为我致意青城仙。

形式: 古风

题胡氏杀虎图

沙河野黑秋风粗,枣阳戍卒车载孥。

道旁老虎夕未餔,车中健妇不见夫。

仓皇下车持虎足,呼儿授刀剚其腹。

夫骨已断不可续,泣与孤儿餐虎肉。

形式: 古风

小混沌

大圜县?含清滓,倏忽多事中央死。

玄精散作万星繠,天椽不堪参堕趾。

日化七十皇有虺,蜀霤难苴绚材委。

杀妖壶涿惊弗燬,剡剡灵光照寒汜。

老龙乘碛用师纪,俾作鱼丽阵中士。

风云往来江落水,虎臂滩回玉生子。

缃文素肌温栗理,方叔得之惊且喜。

羃蒙错绮鐍髹篚,闭门乍观戒贪褫。

呜呼混沌乃若此,吾终乞之还汝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谢氏祖孙创澧阳桥

涔阳极目云气昏,冲风扬波鼍窟翻。

湘妃抱琴望虞舜,日暮江竹多啼痕。

木兰为舟不可渡,谁幻层渊作平路。

天横夜静牛渚长,海市朝晴蜃楼吐。

祖孙移山山可移,昔人不信今见之。

千年犹有召伯埭,白面聚敛嗟何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