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自宗》,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子淳。诗中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内心世界,诗人以"空劫自己无依守"开篇,揭示了在浩渺的时空变迁中,个体的孤独和无所依靠。"佛祖从来难启口"暗示了佛法虽高深莫测,但对于个人内心的救赎和指引并非轻易可得,强调了修行的不易。
接下来的"九年面壁太多端"描绘了长久苦修的艰辛,"面壁九年"常用来象征禅定修行的刻苦,"太多端"则暗示了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最后的"那堪更强分妍丑"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美丑之分的感慨,认为在修行的道路上,分辨善恶、美丑的执着只会增添困扰,不如放下分别心,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个人修行的经历,寓含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