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城住行李,故人亦淹留。
稍迁墟丘间,爱此石泉幽。
长夏晴复雨,风气如清秋。
开樽茅茨下,焉能消百忧。
客怀滞荆楚,念之成白头。
今宵理归梦,一棹随风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泊异乡的游子,对故土的留恋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开篇即以“荒城住行李”、“故人亦淹留”表达了游子的流离失所与对于旧友旧地的不舍,随后“稍迁墟丘间,爱此石泉幽”则展示了诗人对新居环境的适应和喜爱。这里的“荒城”、“故人”营造了一种淡淡的乡愁,而“墟丘”、“石泉”则传达出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接着,“长夏晴复雨,风气如清秋”描绘了季节交替时的自然景象,那种从炎热转向凉爽的天气变化,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豁达。而“开樽茅茨下,焉能消百忧”则通过饮酒来表达一种解脱之情。这里的“茅茨”指的是野外的草丛,可以想象诗人在大自然中放松心情,以酒为伴。
最后两句,“客怀滞荆楚,念之成白头”和“今宵理归梦,一棹随风流”,则表达了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通过睡梦来暂时逃离现实的苦恼。这里的“荆楚”是诗人故乡的代称,而“白头”则是长久别离所积攒的忧愁。而“今宵理归梦”则是在夜晚借助梦境来实现心灵上的回归,“一棹随风流”则像是游子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总有一股力量驱使着他向往家乡,犹如小船随波逐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游子对于生活环境的适应与抗争,以及内心深处对于故土的眷恋。
不详
孤吟梅花望神京,浇愁恨无双玉瓶。
上林顾影一坐倾,高楼忍作昭华声。
避兵南州老云壑,风味依然殊不恶。
岁暮浑无驿使来,一笑天涯共流落。
行寻岭头路几许,欲买幽园叹贫窭。
清客那知日边事,独坐茅茨对烟雨。
热官恼狂士,冰山倚严冬。
此计定不长,会作须臾空。
先生踏金门,大节孝与忠。
能事不挂口,处之如无功。
高隐百僚上,妙有渊明风。
东垣著岩岫,南荣著桧松。
疏窗澹山影,云雾穿玲珑。
澄流粲锦石,一练摇青红。
笑携玉色醪,酌彼千石钟。
良时饮文字,此兴与谁同。
为君指佳处,不落捷径中。
从来论丘壑,风味过庾公。
两两垂髫窈窕娘,含羞无语莳青秧。
翻思贵室千金女,笑倚红楼抹晓妆。
归来便閒适,松桧自俦侣。
扶疏媚虚堂,初无一禽语。
长哦柴桑诗,妙香吐云缕。
平生壑源好,莲瓯发新乳。
痛洗朝来忙,得意乃如许。
轮蹄不到门,幽壁挂犀麈。
笑拂维摩床,西窗睡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