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载卧山城,闲知节物情。
莺多过春语,蝉不待秋鸣。
气嗽因寒发,风痰欲雨生。
病身无所用,唯解卜阴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城之中因病而困卧的生活状态。"三载卧山城,闲知节物情"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居住于此,对自然界中的变化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接下来的两句"莺多过春语,蝉不待秋鸣"则通过对鸟鸣声的观察,展示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力的旺盛。
然而,这种对自然的观察并未带给诗人愉悦的情绪,相反,他的身体状况因为寒冷而感到不适,"气嗽因寒发,风痰欲雨生"表明了他在病中的不适和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最后两句"病身无所用,唯解卜阴晴"则显示了诗人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对外界事务的淡漠,只关心卜卦来预测天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身体状况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疾病中的孤独、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白居易以其特有的平实风格,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自然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山城春秋图。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同病病夫怜病鹤,精神不损翅翎伤。
未堪再举摩霄汉,只合相随觅稻粱。
但作悲吟和嘹唳,难将俗貌对昂藏。
唯应一事宜为伴,我发君毛俱似霜。
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
三旬卧度莺花月,一半春销风雨天。
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几处缚鞦韆。
綵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
今朝枕上觉头轻,强起阶前试脚行。
膻腻断来无气力,风痰恼得少心情。
暖消霜瓦津初合,寒减冰渠冻不成。
唯有愁人鬓间雪,不随春尽逐春生。
六十八衰翁,乘衰百疾攻。
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
肘痹宜生柳,头旋剧转蓬。
恬然不动处,虚白在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