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凉簟资公逃暑用,东池应伴渌波寒。
高眠宜享华胥乐,曾致皇家奠枕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蕲簟(一种竹席)的赞美以及对潞公(即范纯仁)的敬意。诗人巧妙地将蕲簟与避暑、东池、清凉之水联系起来,营造出一幅夏日清凉、宁静的画面。通过“高眠”和“华胥乐”的描述,不仅体现了蕲簟的舒适性,更寓意了享受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最后,“曾致皇家奠枕安”一句,既是对范纯仁功绩的肯定,也表达了对其为国家安宁所做出贡献的崇高敬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不详
弱柳何由羡老松,衰姿劲节本难同。
河南羸卧漳滨叟,塞北鹰扬渭上翁。
多病未能谋早退,壮猷方看策元功。
幸公再致唐虞化,庶托馀生寿域中。
重九思公向洛阳,三秋此日念何长。
心随白酒聊相寄,头插黄花想共尝。
盈幅忽惭琼玖报,开尊应伴绮罗香。
明年花好能来否,元老同期醉寿觞。
龙门秋色胜春时,新霁登临景更奇。
二室峰峦侵碧汉,两涯楼殿照清伊。
鸣泉乱泻香山道,翠柏深藏白傅祠。
独恨不能陪杖屦,思公空作寄公诗。
郊原经雨绝纤尘,短麦蒙茸盖垄新。
霜叶妆林成锦段,溪风吹水作龙鳞。
秋山苍翠浓如画,晴日鲜明暖似春。
遍叩禅关止三宿,犹惭高退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