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射亭诗》由宋代诗人张扩所作,通过描绘射箭场景与将士形象,展现了古代战场的英勇与和平景象的转换。
首联“采鹄面危亭,鍧然中的声”以“采鹄”象征高洁之士,危亭则暗示险峻之地,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壮丽的氛围。紧接着,“中的声”不仅指箭矢精准命中靶心的声音,也暗喻了将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必胜的决心。
颔联“将军三箭勇,男子四方名”直接赞美了将军的勇猛与男子汉的名声,将军以三箭示勇,不仅展示了个人武艺的高强,也象征着军队的战斗力。男子四方名,则是说这些英雄事迹传遍四方,深入人心,彰显了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与荣耀。
颈联“刁斗中原静,车书远塞平”描绘了战争后的和平景象。刁斗是古代军队中用于报时和警戒的器具,其静止状态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中原地区的安宁。车书远塞平,则是说边疆地区也恢复了平静,远至边塞的地区都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体现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尾联“雕弓今罢赐,何日报功成”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与期待。雕弓是古代高级将领的象征,如今不再赐予,意味着英雄们的功勋已得到认可。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期待着英雄们能够再立新功,报效国家,继续为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射箭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英勇将士和和平景象的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英雄主义的崇敬和对国家统一、和平稳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