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十五)上元词

真个亲曾见太平。元宵且说景龙灯。

四方同奏升平曲,天下都无叹息声。

长月好,定天晴。人人五夜到天明。

如今一把伤心泪,犹恨江南过此生。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平盛世的景象,通过“真个亲曾见太平”开篇,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太平时光的怀念。接着,“元宵且说景龙灯”则让读者联想到唐朝时期的繁华与祥瑞,景龙年间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的一个年号,那是一个国泰民安、文化艺术极其繁荣的时代。

“四方同奏升平曲,天下都无叹息声”表达了全国上下一片歌舞升平之声,没有悲伤与哀怨,只有欢乐与和谐。这里的“升平曲”指的是庆祝太平盛世的音乐,而“四方”则象征着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长月好,定天晴。人人五夜到天明”描绘了一种美好的自然景观,月亮、晴朗的天气,以及人们在元宵节(即春节后的第十五天,也就是上巳节)期间点灯庆祝直至天明。

然而,从“如今一把伤心泪,犹恨江南过此生”这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悲哀。尽管过去有过美好的记忆,但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让诗人充满了悲伤和无奈。这里的“一把伤心泪”表达了深切的情感,而“犹恨江南过此生”则透露出诗人对逝去岁月的留恋与悔恨,似乎在暗示现实中的失落与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比往昔太平景象与当下之不同,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状态的不满和无奈。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六)腊梅

别得东皇造化恩。黛消铅褪自天真。

耻随庾岭花争白,疑是东篱菊返魂。

风淡淡,月盈盈。麝煤沈馥动孤根。

寒蝉冷蝶知何处,惟有蜂房不待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三)上元词

紫禁烟光一万重。五门金碧射晴空。

梨园羯鼓三千面,陆海鳌山十二峰。

香雾重,月华浓。露台仙仗彩云中。

朱栏画栋金泥幕,卷尽红莲十里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弟寿兄又赴省

冬至阳生才两日,欣逢伯氏绂麟辰。

鹡鸰原上欢声沸,棣萼堂前喜气新。

斟九酝,劝千巡。华途从此问云津。

杨前未把耆年祝,且愿青云早致身。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送人出赘

喜气乘龙步步春。梅花影里送君行。

君行直到蓝桥处,一见云英便爱卿。

鸾鹤舞,凤凰鸣。群仙簇拥绿衣人。

我嗏有句叮咛话,千万时思望白云。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