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广东漕使黄郎中

维春泄泄,维阳之气,维和之至。

维春茸茸,惟和之功,惟阳之中。

中兮和茇,和兮中之茁。潜鞠兮中和,笃生兮人物。

三春弸兮,中气彭兮。季于孟仲,和之精兮。

至精收蒸,天相大明。公生京京,集春之成。

三春彭兮,和气弸兮。季于孟仲,和之英兮。

至英收凝,天相丕乎。公生裕裕,集春之成。

天相公生,成春收集。挺所钟兮,醇乎成质。

天相公生,成春收集。充所养兮,粹乎成德。

公生京京,其器不盈。公生裕裕,其色不矜。

不矜不盈,不与时争。不盈不矜,不与物撄。

不撄不争,神观天清。不争不撄,体气地宁。

天清地宁,松算椿龄。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以春阳和煦、万物生长为喻,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生命繁荣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维春泄泄”、“维阳之气”、“维和之至”,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和煦。接着,“维春茸茸”、“惟和之功”、“惟阳之中”进一步强调了和气与阳光在万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中兮和茇,和兮中之茁”,寓意着和谐与中庸是万物生长的基础。通过“潜鞠兮中和,笃生兮人物”、“三春弸兮,中气彭兮”等诗句,诗人表达了对和谐共生、万物繁盛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个体品格的推崇,如“公生京京,其器不盈”、“公生裕裕,其色不矜”,强调了不争不夺、谦逊自守的美德。

最后,“天清地宁,松算椿龄”一句,寄托了对长久和平、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整首诗以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为背景,融入了对社会和谐、个人品德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南有樛木

彼樛者木,轮囷其质。既干既跋,匪枉伊直。

时乎倒植,自卑自抑。

胶轕蟠屈,形诡貌谲,于时好乎弗适。

彼樛者木,拥肿其资。既节既枝,匪正伊攲。

时乎倒垂,自抑自卑。

勃窣离奇,根恬蒂怡,于性元兮弗迷。

弗适时好,暴客不到。暴客不到,轶出乎危道。

弗迷性元,灵主长存。灵主长存,驯入乎妙门。

危道我出,妙门我入。有谓我为兮不才之物。

不谓我得兮不才之物。

形式: 四言诗

坐贫止挈孥累之半赴义宁

半住山西半广西,一家两处互忧疑。

北音不至雁之扉,南□先回梅所私。

横膝未能忘舐犊,齐眉何必□□□。

俸馀一一持竿去,儿女分为饱暖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辛丑大水

天公哀此生人苦,潸然出涕洒下土。

五昼五夜涕不已,平陆成河山作渚。

是方为邑本洼下,今者之变顷未睹。

何止人家水半扉,或压或溺遍处所。

居家老稚几为鱼,夜乘一叶投山坞。

虽知此邦祸可免,颇念吾庐攲莫拄。

朝登山巅聊放目,流尸蔽江可胜数。

何处奔洪之所挤,一旦至斯辜非汝。

天公用是涕愈流,阳侯正自喜且舞。

我愿天公且收涕,忧之反伤亦奚补。

但令老眼开日月,苍生自然得安堵。

形式: 古风

寿林中书(其二)梅圣俞

凤历推来恰半千,高名千古重于山。

降因天下思姚宋,世有斯文属孔颜。

异俗已传吾父至,中原今仗老臣安。

玺书几日来宣室,走马传宣夹路看。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