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感怀

玉笛送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高楼。

寒月羁人同是客,偏伴我、住幽州。小院入边愁。

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

梦里江声和泪咽,何不向、故园流。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这首《唐多令·感怀》是清代女词人徐灿的作品,表达了词人深秋时节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开篇“玉笛送清秋”,以玉笛声渲染出秋夜的清凉与寂寥,仿佛在传递着季节的凄凉。"红蕉露未收",进一步描绘了秋夜景色,红蕉上的露珠尚未干涸,暗示着词人心中的愁绪如同这凝结的露水,难以消散。

接下来,“晚香残、莫倚高楼”写出了词人独自凭栏眺望,晚风中残留的花香更增添了她的孤独感,告诫自己不必再登高望远,以免触动更深的离愁。“寒月羁人同是客,偏伴我、住幽州”一句,词人将自己比作天涯羁旅之人,与寒月相伴,身处幽州这个偏远之地,流露出深深的漂泊之苦。

下片“小院入边愁”承上启下,小院的寂静加深了词人的愁绪,而“金戈满旧游”则勾起了对往昔欢聚时光的回忆,如今只剩下战争的痕迹,令人感叹物是人非。“问五湖、那有扁舟”,词人借问五湖之上是否还有扁舟能载她归乡,表达了强烈的思归之情。

最后,“梦里江声和泪咽,何不向、故园流”两句,词人将自己的情感推向高潮,梦中听到江水的呜咽似乎也在应和着她的泪水,她渴望江水能带她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深秋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00)

徐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明深、明霞,又号紫言(竹字头)。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 字:湘苹
  • 号:深明
  • 籍贯: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
  • 生卒年:约1618-1698

相关古诗词

唐多令.感旧

客是旧游人。花非昔日春。记合欢、树底逡巡。

曾折红丝围宝髻,携娇女、坐斜曛。芳树起黄尘。

苕溪断锦鳞。料也应、梦绕燕云。

还向凤城西畔路,同笑语、拂花茵。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鹊桥仙.梅花

峭寒楼阁,早春帘槛、一树冷烟愁遍。

玉容初浣不曾妆,但粉泪、盈盈香溅。

惜花还住,羞花欲去,去住总教花怨。

护花双袖惹清霜,怕风妒、花魂成片。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苏幕遮.秋老

雨深深,秋自老。旧苑新花,莫问愁多少。

玉爪侵弦寒料峭。才奏南音,阵阵惊风搅。

袖红单,屏翠小。剪剪清霜,不许芙蓉好。

故国烟芜昏复晓。尚有青山,强向江城绕。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蝶恋花.春闺

帘卷晓寒生怕起。一种分鸾,两地黄昏雨。

为问海棠开也未。章台有柳君休系。

春梦惜春春几许。又听离弦,玉柱鸿声细。

一缕水沉烟万缕。画楼十二春风里。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