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黄希旦所作的《秋半》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清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中以晚风吹动丛竹起笔,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紧接着“凄凉又半秋”一句,直接点明了季节的更迭与时光的流逝,引发读者对时间匆匆的感慨。
“年华惊倏忽,人事觉淹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逝的紧迫感和人事变迁的无奈。年华如白驹过隙,让人感到惊异与惋惜;而人事的聚散离合,则让人觉得时间的流转似乎在故意拖延,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思考。
“林噪残蝉急,山光暮雨收。”诗人通过描写林间的蝉鸣与山色在暮雨中的变化,进一步烘托出秋日傍晚的静谧与凄美。蝉声的急促与雨后的山色,都暗示着自然界的生机逐渐消退,预示着一个季节的结束。
最后,“登临将眺望,烟雾闭层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充满哀愁与思考的时刻,选择登高远眺,试图在烟雾缭绕的层楼间寻找一丝慰藉或答案。然而,烟雾遮蔽了视线,也仿佛象征着人生的迷茫与未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之景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生命短暂与人事变迁的感慨,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