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田明道二年四曲(其四)奉禋歌

六龙承驭。紫坛平、瑞蔼葱笼拥神都。

肃环卫、严貔虎。鸡人行漏传呼。

灵景霁、星斗临帝居。旷天宇。微风来、翠幄绕相乌。

对越方初。笳鼓震,铙箫举。阳律才动协气舒。

氛祲交祛。物昭苏。抚瑶图。柴类精诚,当契唐虞。

思前古。泰平承多祐。包戈偃革,柔远咏皇谟。

称文武。四表覆盂。端冕出、从路车。兵帅谨储胥。

唯奏凯、乐康衢。朝野欢娱。

歌帝烈,扬盛节,圜丘礼大洽,霈泽绵区。

形式:

翻译

六条龙驾驭着祥瑞,紫坛上空祥云缭绕,神都显得庄重而神圣。
严肃的卫士守护四周,如猛兽般威严,报时的鸡人传递着漏壶的声音。
清朗的景象下,星辰照耀在帝宫,广阔的天空中,微风轻拂,翠色帷幕围绕着凤凰。
庆祝初始,号角鼓声齐鸣,音乐响起,阳气升腾,万物复苏。
邪气消除,天地清明,手持玉图,虔诚祈祷,希望重现唐虞盛世。
追忆古代太平盛世,战争平息,远方的人民歌颂皇上的英明决策。
赞美文治武功,覆盖四方,君王乘坐华贵的车辆出行,军队储备充足。
只待凯旋,大道上充满欢乐,朝野同庆。
歌颂帝王的功绩,弘扬盛大节日,圆丘祭祀仪式盛大,恩泽广布。

注释

六龙:古代神话中的天帝驾车之龙。
紫坛:古代祭祀的场所,紫色象征尊贵。
氛祲:古代指不祥的云气,这里指邪气。
瑶图:珍贵的玉图,象征吉祥。
泰平:太平盛世,安宁和平。
兵帅:军事首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充满了对古代礼仪的追忆和赞美。从“六龙承驭”开始,便展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六龙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神圣,紫坛平整,瑞气盈门,显示出祭祀场所的隆重和神灵的降临。

接下来的“肃环卫、严貔虎”则是对守卫人员的描写,貔虎是古代宫廷中常见的猛兽,用以象征警备森严。鸡人行漏传呼,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祭祀活动的有序进行。

“灵景霁、星斗临帝居”一句,让人联想到夜晚星空下的皇宫,皇帝所居之处显得格外庄重与神秘。紧接着,“旷天宇。微风来、翠幄绕相乌”则描绘出一个开阔的天宇和细腻的微风中翠鸟飞舞的情景,翠鸟在这里象征着吉祥与和谐。

“对越方初。笳鼓震,铙箫举。阳律才动协气舒”描述了祭祀开始时的音乐和乐器声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和谐节奏。这是整首诗中最为热闹的一段,展示出一种隆重与喜庆的情感。

“氛祲交祛。物昭苏。抚瑶图”则是对祭品的陈设和神灵降临后的景象描写,物资丰富,神灵得以享用,显示出一片繁荣与和平之象。

“柴类精诚,当契唐虞。思前古”则是一种对于古代圣君(如唐尧虞舜)的怀念,以及对他们治国理政之道的追思。

最后,“泰平承多祐。包戈偃革,柔远咏皇谟。称文武。四表覆盂。端冕出、从路车”则是对历史上的盛世与英主的颂扬,以及对他们所开创的文化和制度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祖先崇拜的虔诚,以及对于历史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安泰、社会和谐的深切期望。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宁宗郊祀大礼四首(其三)奉禋歌

葭飞璇籥,孕初阳。云绝清台、荐景祥。

风应律,日重光。岁功顺,底金穰,寿而康。

庭壶乐无疆。皇展报,新礼乐,觚陛咏宾乡。

珠幄熉黄。登瑞缫,陈俎豆,澹嘉觞。

衮衣辉焕,宝佩琳琅。奠椒浆。

庆阴阴,神来下,凤翥龙骧。

灵燕喜,锡符仍降嘏,镛管琳琅。

欢亮神之出,祓兰堂。辇路天香。轻烟半袭旗常。

祉滂洋。受厘宣室,返驭斋房。恩与凤翔。

华封祝、皇来有庆,八荒同寿,宝历无疆。

形式: 押[阳]韵

孤鸾

天然标格。是小萼堆红,芳姿凝白。

淡伫新妆,浅点寿阳宫额。

东君相留厚意,倩年年、与传消息。

昨夜前村雪里,有一枝先折。念故人、何处水云隔。

纵驿使相逢,难寄春色。试问丹青手,是怎生描得。

晓来一番雨过,更那堪、数声羌笛。

归去和羹未晚,劝行人休摘。

形式: 词牌: 孤鸾

定风波

痛饮形骸骑蹇驴。葛巾不整倩人扶。

笑指桃源泥样醉,三睡。诗魔长是泣穷途。

画手也知仙骨瘦,□□。昆山玉水点银须。

天地不能容此老,笑傲。一竿风月钓江湖。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定风波

雨雾云收望远山。钓竿林下恣清闲。

蝉噪日斜林影转。溪岸。绿深红浅画屏间。

对酒狂歌时鼓枻。更邀同志醉前湾。

待月却寻维缆处,归来,烟萝一径接柴关。

形式: 词牌: 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