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晴川阁小饮二首(其二)

登高风物郁苍苍,何处寒花发战场。

吴蜀健儿犹裹甲,汉江游女自褰裳。

中洲鹦鹉萋芳草,隔岸楼台受夕阳。

满眼昆明消一醉,烽烟真不上渔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时所见的秋日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之美。首句“登高风物郁苍苍”以“郁苍苍”三字生动地勾勒出山野间植被茂盛、色彩浓郁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壮阔的背景。接着,“何处寒花发战场”一句,将视线引向历史的深处,暗含对战争残酷与生命脆弱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吴蜀健儿犹裹甲,汉江游女自褰裳”两句,通过对比吴蜀两地的士兵和汉江边的女子,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不同面貌。士兵们依然身着铠甲,象征着战争的持续与紧张;而女子则自由地撩起衣裳,展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中洲鹦鹉萋芳草,隔岸楼台受夕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鹦鹉在绿草丛中欢快地鸣叫,楼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馨。这两句通过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氛围。

最后,“满眼昆明消一醉,烽烟真不上渔航”表达了诗人希望借酒浇愁,忘却世事纷扰的心愿。昆明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繁华或理想之地,而“烽烟不上渔航”则意味着诗人渴望远离战乱,过上平静的生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逃避。

收录诗词(263)

龚鼎孳(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在兵科任职,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明代谏官多好发议论,擅于弹劾别人。在明亡后,可以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气节沦丧,至于极点。风流放荡,不拘男女。在父亲去世奔丧之时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欢。死后百年,被满清划为贰臣之列。著有《定山堂文集》、《定山堂诗集》和《诗余》,后人另辑有《龚端毅公奏疏》、《龚端毅公手札》、《龚端毅公集》等

  • 字:孝升
  • 籍贯:安徽合肥
  • 生卒年:1634年

相关古诗词

初归居巢感怀

失路人归故国秋,飘零不敢吊巢由。

书因入洛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

明月可怜销画角,花枝莫遣近高楼。

台城一片歌钟起,散入南云万点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秦淮社集白孟新有诗纪事和韵

放船烟水色苍然,尽谢朱门酒肉膻。

落日凤台邀李白,离宫花谱泣伶玄。

十年兰艾天难问,诸子膺滂事可怜。

虎豹于今尽萧索,吞声还似九关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雪航侍御还朝

青霜一夕起鸳班,有客乘骢万里还。

苜蓿夜肥西极马,葡萄秋入玉门关。

盛名博望槎同远,往事朱游槛独攀。

长为膺滂生意气,盈廷卿相已摧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留别彦远

子夜吴趋锦瑟弹,人归江海各风湍。

谁怜纵酒嵇中散,不异挥锄管幼安。

名重尔偏藏著述,路穷吾转讳饥寒。

西山薇蕨东山屐,输与时贤白眼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