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牛水滴联句

彼美中丞裔,置身文墨场。

青金范奇质,玄水溢中肠。

毛颖藉滋淬,陈玄共徜徉。

不劳五丁力,宁垦百亩荒。

肌骨竦寒瘦,筋骸束坚强。

长眠恊坤静,时滴运乾刚。

惯助鱼龙化,何愁鼷鼠伤。

脰翻石田雨,涎落研池霜。

宁戚舍汝相,刘宽为彼偿。

登台岂觳觫,注腹何汪洋。

出匣见头角,濡毫润文章。

奚烦丙吉问,焉比僧孺行。

判事中书省,受宣天子堂。

行藏依孔子,饮吸希杜康。

蠢是驾辕轭,领穿日彷徨。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只铜牛的形象与寓意,展现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功能与象征意义。首先,诗人将铜牛比喻为“彼美中丞裔”,赋予其文人雅士般的气质,置身于文墨之场,暗示其不仅具有物质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接着,通过“青金范奇质,玄水溢中肠”两句,描绘了铜牛材质的珍贵与内在的深沉情感,如同青金石般珍贵,仿佛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情感。随后,“毛颖藉滋淬,陈玄共徜徉”则进一步强调了铜牛的工艺与艺术价值,与毛笔、玄铁等一同展现出匠人的精湛技艺。

“不劳五丁力,宁垦百亩荒”一句,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铜牛无需过多人力就能发挥巨大作用,象征其强大的力量与效能。接下来,“肌骨竦寒瘦,筋骸束坚强”描绘了铜牛的外在形象,既坚韧又不失优雅,体现了其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长眠恊坤静,时滴运乾刚”则赋予铜牛以自然界的象征意义,它在静默中与大地共存,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现刚毅与坚韧。接下来的“惯助鱼龙化,何愁鼷鼠伤”则展示了铜牛在不同情境下的适应性和保护作用,无论是促进生物变化还是抵御小害,都能从容应对。

“脰翻石田雨,涎落研池霜”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铜牛在不同环境中的作用,如在干旱时提供水源,或在寒冷时融化冰雪,展现了其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

“宁戚舍汝相,刘宽为彼偿”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丰富了铜牛的形象,将其与古代贤臣相联系,强调其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和价值。

“登台岂觳觫,注腹何汪洋”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铜牛在不同场合的自信与豪迈,无论是面对挑战还是承担重任,都能从容不迫。

“出匣见头角,濡毫润文章”则将铜牛与文具相联系,暗示其在文化传承与创造中的作用,如同毛笔一样,能够激发灵感,书写出精彩的文章。

“奚烦丙吉问,焉比僧孺行”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强调了铜牛在不同领域的广泛适用性,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参与文化活动,都能游刃有余。

最后,“判事中书省,受宣天子堂”、“行藏依孔子,饮吸希杜康”、“蠢是驾辕轭,领穿日彷徨”等句子,分别从政治、文化、生活等多个角度,展现了铜牛在不同社会角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其与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紧密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铜牛的多维度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物质对象的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的象征意义,传达了其在社会、文化和个人生活中的深刻寓意,体现了作者对铜牛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品质的高度赞赏与推崇。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立夏日送客

昨日吟诗送春去,今日吟诗送客回。

春去定知明岁到,客回未卜几时来。

悠悠浮世黄金重,忽忽流光白发催。

芳草阶前红芍药,分明笑我独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王尚文任南科

绿袍乌帽南游客,青琐黄扉早致身。

日月重光容直道,风云要路贵清贫。

蘼芜两岸卢沟雨,竹叶一樽燕市春。

吴下故人如我问,揬花应待桂香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秦廷韶之南部兼简沈时阳主事

缙云郎署锦袍仙,路指南都兴浩然。

双凤阙前花作阵,九龙山下柳如烟。

祝亲遐寿樽连海,报主孤忠剑倚天。

邂逅休文烦寄语,相思人在玉河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东皋堂为宜兴王景升赋

荆溪东下白云乡,五斗先生旧草堂。

蔬圃几弓连町疃,粮田百亩接陂塘。

鱼儿浦口酒船小,燕子风前茶焙香。

应笑东华尘土客,马蹄终日为谁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