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榴华》由金代诗人元德明所作,通过对石榴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先,诗人以“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开篇,通过对比山茶、桃、戎葵等其他花卉的颜色,强调了石榴花的独特与出众。山茶的赤黄、桃的绛白与戎葵的特殊颜色,形成鲜明对比,而石榴花则以其独特的色彩脱颖而出,不落俗套。
接着,“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诗人惊喜于在庭院中偶然发现的石榴花,感叹其内在的真色之美,超越了外在的色彩对比,展现出石榴花独有的魅力。
“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石榴花的形态,将其比作手掌中的一撮红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石榴花的娇小与鲜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石榴花难以捕捉与描绘的感慨,即使技艺高超的画家,也感到创作的困难。
最后,“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诗人以“诗到黄州隔千里”自谦,表示自己的诗歌无法完全传达石榴花的美,与远方的黄州相隔,暗示了艺术表达的局限性。同时,也赞扬了画家为了描绘石榴花的真色,不辞辛劳,耗费心力和颜料。
综上所述,《榴华》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石榴花的美丽与独特,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