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十三)

跛脚阿师,弄蹄驴子。

一字关徒费分疏,栗棘蓬恣情吞吐。

凌灭祖师禅,函盖乾坤句。

孤危不立自孤危,万仞雪崖丰骨露。

十二峰前,斫额望汝。

洞山佛无光,无你扪摸处,无你栖泊处。

形式: 偈颂

翻译

瘸腿的师傅,戏耍着驴子。
一字一句都白费心思,乱七八糟的话语任意吐露。
他蔑视祖师的禅理,包罗天地的言论。
孤独危险,无法自立,就像万仞雪崖上裸露的骨头。
在十二峰前,我遥望你。
洞山的佛光不再,找不到你的踪迹,也无处让你停留。

注释

跛脚:形容人的步态不稳。
阿师:对僧人的尊称。
栗棘蓬:比喻杂乱无章的话语。
函盖乾坤句:包罗天地的言论。
孤危:孤独且处境危险。
万仞雪崖:极高峻的雪山。
斫额:砍额头,表示极度思念或期待。
洞山佛无光:比喻佛法不再明亮。
扪摸处:寻找、触摸的地方。
栖泊处:停留、安身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偈颂,以独特的语言风格描绘了一位独行者形象和对禅宗理解的深刻见解。"跛脚阿师,弄蹄驴子"开篇以奇特的比喻,暗示这位禅师可能身形残疾但精神坚韧,如同驴子般默默耕耘。"一字关徒费分疏"则批评那些过于执着于文字禅的人,认为真正的佛法不在于字句的繁琐分析。

"栗棘蓬恣情吞吐"进一步强调禅意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雕琢。"凌灭祖师禅,函盖乾坤句"则指出禅法超越了祖师的局限,包容天地万物。然而,诗人也揭示了这种高深境界的孤独与危险,"孤危不立自孤危,万仞雪崖丰骨露",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仍坚守自我。

最后两句"十二峰前,斫额望汝"表达了对禅道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对洞山佛的寻找,却感叹"洞山佛无光,无你扪摸处,无你栖泊处",意味着真正的佛法难以触及,只能靠个人的领悟和内心的清净来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艰辛与追求,以及对禅意深远的理解。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十二)

净饭王宫积恶多,从天降谪个妖魔。

指天指地胡挥揎,无柰通身秽污何。

瑞岩无柄杓,恶水劈头浇,特石须顽也合消。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十一)

再世唐尧,更生虞舜。统御金轮,永膺天命。

林泉何以报生成,一缕檀烟万佛名。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十)

万叠青山,一溪寒水。

花禁冷叶红,草滴虚岚翠,无位真人祇者是。

不离当处当湛然,左右逢原无二体。

觑之瞎双眸,即之云万里。

祇如坚持汉节,贱卖生姜,妙悟水因,重光佛日。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九)

国有世臣,伊周是则。神政冰清,忠谟鲠直。

存方寸地子孙耕,黍稷非馨深种德。

美则美矣,这争如何。

巨辟十三华藏界,藏身无迹海腾波。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