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八立冬作秋怀诗三首(其一)

秋光不待人,汗漫归何处。

客心不自聊,每欲为秋恕。

高空无一物,容易秋来去。

谁转蓐收辕,以作冥玄御。

凄凄霜露华,微英供晓觑。

诸天日远遥,万象方洁著。

将求岁德成,独抱深严虑。

秋亦望其朋,人亦思其助。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御]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秋光不待人,汗漫归何处”,以秋光的匆匆离去,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接着“客心不自聊,每欲为秋恕”,诗人的心境与秋天相呼应,感到孤独和哀愁,想要宽恕秋天的离去。

“高空无一物,容易秋来去”描绘了天空的空旷与秋的自然更替,充满了淡淡的忧伤。“谁转蓐收辕,以作冥玄御”,这里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元素,以神秘的力量推动季节的更迭,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凄凄霜露华,微英供晓觑”,霜露的降临,花朵的凋零,清晨的景色透露出一种凄凉之美。接下来“诸天日远遥,万象方洁著”,描述了天空的辽阔与万物的纯净,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美感。

“将求岁德成,独抱深严虑”,诗人思考着如何让一年的德行圆满,内心却充满了深深的忧虑。最后“秋亦望其朋,人亦思其助”,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与对帮助的渴望,使得整首诗在深沉中又带有一丝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感感受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念八立冬作秋怀诗三首(其二)

四序本相生,金水朋交济。

谁张大块帷,一任时光蜕。

日居而月诸,六龙安可系。

秋风尽九十,万物收其赘。

萧萧物外峰,独立云之际。

宁淡有馀姿,寒光初一缀。

至哉溟涬心,故使精华闭。

繇来成物者,仍归颛顼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霁]韵

念八立冬作秋怀诗三首(其三)

离离碧涧松,郁郁幽岩草。

深玄依化迹,精气微相保。

轻霜动晓华,独爱秋光好。

嗟兹浮坠叶,几向狂飙扫。

徒分枝干馀,不见根株老。

造物者何心,春荣而冬稿。

春亦不任恩,冬亦不任懊。

岁寒然后知,当时何足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季秋晦日暂厝五节百宜山中作秋招诗五首(其一)

悲与秋风别,愁泪再三弹。

念秋辞我去,白云何所欢。

林峦多刻削,霜露苦相繁。

秋气尔何物,凋伤亦自残。

是以前山色,幽人作意看。

澄心高廓外,洗虑泬漻端。

天路无终隔,二跳如转丸。

毋为独秋感,与君结岁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季秋晦日暂厝五节百宜山中作秋招诗五首(其二)

秋澜飞涨海,冬日著寒山。

久客怀幽意,悲时多苦颜。

人生哀乐趣,不离久暂间。

谁分生死界,长作古今闲。

芳草经时忆,白云每处閒。

古之伤心者,钟情亦自艰。

登临何所送,淹留为尔攀。

嗟哉人日远,孰忍见秋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