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闽

旧说榕乡好,来游鬓已丝。

片云山对户,一雨水平墀。

绿袖持蕉叶,丹林压荔枝。

城闉南有市,灯火夜眠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初到闽》描绘了诗人初次来到福建时的感受和所见景色。诗中以"旧说榕乡好"开篇,表达了对闽地的美好期待。诗人已经年长,鬓发斑白,但仍兴致勃勃地前来游览。

"片云山对户,一雨水平墀"两句,通过写景展现了闽地的自然风貌,山峰如云,雨水润泽,庭院中的台阶仿佛与水面齐平,显得宁静而清新。

"绿袖持蕉叶,丹林压荔枝"进一步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绿袖女子手持芭蕉叶,热带水果荔枝繁多,色彩鲜艳,富有地域特色。

最后两句"城闉南有市,灯火夜眠迟"则暗示了闽地繁华热闹的市井生活,诗人被夜晚的灯火吸引,迟迟不愿入眠,流露出对新环境的喜爱和融入其中的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到闽地的所见所感,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人文风情的展现,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异地风土的欣赏和留连。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登金山雄跨亭

朱栏六曲倚高秋,元气茫茫日夜浮。

客去客来天地老,潮生潮落古今愁。

疏钟水国前朝寺,落日海门何处舟。

更拟黄昏尽馀兴,却从灯火望扬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寒夜怀京口韵

帝京久别梦相同,鸿濛佳气凌青空。

石麟铜雀动凉月,玉楼珠箔摇天风。

宫壶龙渴晚漏尽,御街马滑春雪融。

绣衣貂帽少年子,银瓮索酒蒲萄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马上偶成

秋水芙蓉淡淡妆,平湖昨夜有新霜。

人间女子空自好,马上郎君不暇狂。

十二玉楼空薄命,三千客路尽他乡。

上林白雁无消息,欲向何人寄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管十班监宪除广西宣慰使

持节曾临江汉上,分符又入瘴云间。

花骢一日行千里,金虎三珠照百蛮。

露帐旌旗天接水,星营鼓角月连山。

九重应有平猺诏,日听将军奏凯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