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绿猗亭(其一)

森森苍玉林,寒光眩晴色。

萧然尘表姿,雅有君子德。

虚阴閟夏凉,一枕寄閒寂。

睡觉闻秋声,清风度窗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自题绿猗亭(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森森苍玉林"运用比喻,将树林比作深翠如玉的林海,展现出其茂密和生机。"寒光眩晴色"则描绘了阳光穿透树冠,映照出清冷的光芒,给人以明亮却不刺眼的感觉。

"萧然尘表姿"进一步赞美了树林超凡脱俗的姿态,暗示其远离尘世喧嚣,具有君子般的高尚品格。"虚阴閟夏凉"写夏日里,这片清凉的林荫为人们提供了避暑之地,仿佛一个宁静的避风港。

"一枕寄閒寂"表达了诗人在此处的闲适与内心世界的宁静,仿佛枕着这份清凉度过悠然时光。最后两句"睡觉闻秋声,清风度窗碧",通过入睡后听到秋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以及清风轻轻吹过窗户,带走了夏日余温,暗示季节的转换,也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绿猗亭的自然之美,寓含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460)

陈镒(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题绿猗亭(其二)

世间儿女花,红紫衒颜色。

我独爱此君,种之如种德。

筑亭苍翠中,啸歌慰幽寂。

岂待摇落馀,始识千云碧。

形式: 古风

自题绿猗亭(其三)

谡谡含风清,娟娟净秋色。

怀哉七贤趣,遗此千载德。

窗虚月未来,林静夜还寂。

危梢拂溪云,倒影澄波碧。

形式: 古风

自题绿猗亭(其四)

清风动竹声,明月映竹色。

风月本无心,于竹乃同德。

外直凛贞劲,中洞含虚寂。

作诗为写神,浓墨洒寒碧。

形式: 古风

次韵程渠南

岁月已云暮,霜降林壑清。

吟轩忽我过,乐此欢宴并。

舂容接晤语,豁达倾真情。

汲泉煮山茗,冻绠引孤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