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中怀古

荆卿墓上草离离,郭隗台边对落晖。

战国山川秋气壮,中原豪杰晓星稀。

乾坤纳纳无人识,南北年年有雁飞。

说似芦沟桥畔柳,安排青眼送将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燕中怀古》由元代诗人李源道所作,通过对荆卿墓、郭隗台等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战国时期山川景象和中原豪杰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与历史的深深感慨。

首联“荆卿墓上草离离,郭隗台边对落晖”,以荆轲墓上的茂盛野草和郭隗台边的夕阳余晖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暗示着英雄虽逝,但其精神永存。

颔联“战国山川秋气壮,中原豪杰晓星稀”,通过描述战国时期的山川壮丽和中原豪杰的稀少,对比强烈,表达了对英雄时代逐渐远去的惋惜之情。

颈联“乾坤纳纳无人识,南北年年有雁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乾坤广阔却无人识英雄,只有每年南来北往的大雁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暗含着英雄虽逝,但其事迹和精神仍被后人铭记。

尾联“说似芦沟桥畔柳,安排青眼送将归”,以芦沟桥畔的柳树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如同青眼相待,希望英雄的灵魂能够安详地归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英雄难觅的感慨。

收录诗词(10)

李源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官为四川行省员外郎。卜居蚕茨,植竹十万个,名万竹亭,兄弟对床,吟哦其中。累迁翰林侍读学士。仕至云南行省参知政事。有《仲渊集》

  • 字:仲渊
  • 号:冲斋
  • 籍贯:元关中

相关古诗词

赠刘宗道使安南

一介强于十万兵,秋风持节使清泠。

可容赞普窥唐壤,要遣莎车拜汉庭。

蜃吐瘴烟骊洞暗,鲸掀巨浪海云腥。

元戎已办安边策,万古千秋汗简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王朋梅金明池图

金明池水清且涟,宝津楼阁三山巅。

鱼龙一鼓雷破壁,貔虎万艘风动天。

银涛激起翻匹练,綵绳突出腾飞仙。

锦标夺得未为快,东朝画史今龙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捧诏使

霜落澄江水似蓝,江亭折柳送髯参。

五条温语颁天北,一棹清风下斗南。

父老疲癃沾利泽,山川胜概入豪谈。

渝城好过黄花节,金碧台高酒半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送冯参政致事

天眷虽隆志叵渝,拂衣归去不踌蹰。

百年乔木推耆旧,九老香山入画图。

力疾不辞春命驾,感恩直欲夜含珠。

圣王已有黄金像,一舸秋风下五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