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卿罢令后常见过答焉

不应山雨夜频过,岂为茅堂隐薜萝。

霄汉几年劳日月,江湖随地足风波。

长沙谪去君恩重,彭泽归来酒债多。

即看才高终濩落,古今贤达总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傅汝舟的《澄卿罢令后常见过答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澄卿被罢官后的感慨。首句“不应山雨夜频过”,描绘了友人频繁在夜晚来访,即使风雨交加也不改其情,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对方的执着。次句“岂为茅堂隐薜萝”则暗指友人并非因厌倦尘世而归隐,而是因为官场挫折。

第三句“霄汉几年劳日月”,以“霄汉”象征高位,形容友人在官场上的辛勤付出,而“劳日月”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付出的努力。第四句“江湖随地足风波”,则揭示了官场的险恶,无论何处都有风波,暗示了澄卿的遭遇。

第五、六句“长沙谪去君恩重,彭泽归来酒债多”,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写澄卿被贬长沙后,虽然受到朝廷的恩典,但归来后却因债务问题而烦恼,体现了人生的无奈和辛酸。

最后两句“即看才高终濩落,古今贤达总如何”,诗人感慨即使像澄卿这样才高的人,也难免遭遇挫折,不禁引发对古今贤达命运的深深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赞扬了友情,也揭示了仕途的无常,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94)

傅汝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 字:远度
  • 号:磊老
  •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476~1557年

相关古诗词

圣水山月下

行寻流水从吾好,卧看青山奈尔何。

永夜松风扫星月,经旬衾枕傍天河。

身闲渐与仙人似,地静频闻山鬼过。

短剑秋深思故国,白云回首万峰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月下

月明坐空山,不觉石苔冷。

猿啸摇藤萝,乱我松桂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追送赵子后以病止龙城寺因寄赵此书

扬絮飘花怯远人,荒山古寺阅残春。

他乡惟有前朝柏,得见踌蹰送客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衡岳原事

扶桑枝上交王父,七凤车前谒羽君。

天遣玉笙谁得弄,时时吹起掌中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