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翻译

去年相送于余杭门外,大雪纷飞如同杨花。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似飞雪,却不见离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
卷起帘子举起杯,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月光无限怜爱那双宿双栖的燕子,把它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画梁上的燕巢。

注释

余杭门:北宋时杭州的北门之一。
“对酒”句:写月下独饮。
姮娥:即嫦娥,月中女神。
亦代指月。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以飞雪与杨花的比喻寄托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通过回忆去年分别时的场景,将飞雪比作杨花,形象地描绘出离别的凄凉。"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春天已尽,杨花飘落如雪,但亲人仍未归,表达了期待与失望交织的情感。

"对酒捲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词人借饮酒赏月,寄托孤独与寂寞,同时暗示时间的流逝。"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以嫦娥怜爱双燕反衬自己独处的孤寂,明月照在画梁上的燕巢,更显词人内心的落寞。整首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情,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江神子.陈直方妾嵇,钱塘人也。求新词,为作此。钱塘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余尝作数绝以纪其事

玉人家在凤凰山。水云间。掩门閒。

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十里春风谁指似,斜日映,绣帘斑。

多情好事与君还。闵新鳏。拭馀潸。

明月空江,香雾著云鬟。

陌上花开春尽也,闻旧曲,破朱颜。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