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复此岁将尽,乌啼霜满城。
孤灯千里客,夜半两年情。
北望边愁剧,西来鬓发更。
乘春发骢马,犹自问苍生。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身处异乡,孤独而感慨的情境。首句“复此岁将尽,乌啼霜满城”以乌鸦啼叫和霜满城的景象,渲染出年末冬夜的寂静与凄清。接着,“孤灯千里客,夜半两年情”两句,通过孤灯映照下的千里游子形象,以及夜半时分对过往两年情感的回忆,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北望边愁剧,西来鬓发更”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北望边疆,愁绪深重;西来的鬓发,暗示着年华老去。最后,“乘春发骢马,犹自问苍生”两句,诗人似乎在春天到来之际,策马前行,内心却仍在忧虑民生疾苦,展现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除夕之夜的孤独、思乡、岁月感伤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清标怜水部,南去意何穷。
树色分淮甸,河流见禹功。
乱帆春草外,古堞暮云中。
感慨登台处,萧萧起大风。
仙郎宠命新,向晓发征轮。
去路梁园雪,归期燕谷春。
王孙瞻绛节,候吏走黄尘。
想过仲宣宅,还怜作赋人。
旷矣青云路,凄其白发年。
病多还自遣,赋就几人怜。
三径迷秋草,孤鸿断雪天。
相期九节杖,定访十洲仙。
何处看春色,江城花鸟繁。
射洪一樽罢,骚雅几人存。
日下铜山静,云连赤岸昏。
更怜陈正字,零落狱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