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牡丹》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娇艳欲滴、香气袭人的特点。牡丹作为“花中之王”,不仅在自然界的色彩与香气上独领风骚,更因其传自洛阳的优良品种而倍受推崇。诗中以“娇红腻紫炫晴芳”开篇,生动地描绘了牡丹在阳光下绽放的美丽景象,红艳与紫色交织,光彩夺目。
接下来,“好本传来自洛阳”一句,点明了牡丹的珍贵来源,洛阳自古便是牡丹的栽培中心,这里的牡丹因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而品质上乘。随后,“谱上有方曾换骨”暗示了牡丹经过精心培育和选育,其品质得到了提升和改善,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展现出非凡的生机与活力。
“花中无比合称王”则直接表达了牡丹在花卉中的王者地位,其美艳与尊贵无人能及。接着,“道妆宜贮黄金屋,素艳堪居白玉堂”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牡丹的妆容比作道家的装饰,适宜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其素雅的色泽则如同洁白的玉石般,适合装点华美的厅堂。这些描述不仅突出了牡丹的高贵气质,也体现了人们对牡丹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最后,“罗幕重重护风日,几家歌管惜春光”描绘了牡丹在精心布置的环境中被妥善保护,享受着春风日丽的时光,而人们则通过歌唱与管乐来表达对春天与牡丹的喜爱与珍惜。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