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向洪崖乞大还,朅来烟火混人间。
几回掷剑横青海,一笑携瓢挂碧山。
煮石似应消壮气,斫苓尚欲壮颓颜。
峰头紫气朝如盖,为问犹龙可渡关?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山中初度,用子木韵(其一)》。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生活与志向,展现了不凡的气概和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曾向洪崖乞大还”,借用了神话中的洪崖仙人,表达自己曾经渴望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次句“朅来烟火混人间”则揭示了诗人从理想回到现实,面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挑战。
“几回掷剑横青海”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挥剑疆场、抗击敌人的情景,显示了他的英勇与决心。“一笑携瓢挂碧山”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甘愿隐居山林的洒脱。
“煮石似应消壮气,斫苓尚欲壮颓颜”两句,通过煮石疗伤和伐苓自给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健康的追求。
最后两句“峰头紫气朝如盖,为问犹龙可渡关?”以神秘的紫气象征吉祥,询问是否能如龙一般突破困境,过关斩将,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整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壮志豪情,体现了他作为明末遗民的坚韧与理想。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赋罢初衣往复还,伊人宛在翠微间。
幸无白璧枌榆价,可有丹名桐柏山?
种似麒麟徒掩泪,舞同鸲鹆且开颜。
尊前草论浮云态,回首风烟满汉关。
日辔崦嵫去不还,客星惨淡五云间。
自非和、扁难医国,谁似巢、由易买山。
百谷烟霞怜马齿,二陵风雨识龙颜。
桑弧半老成何事,只合壶天独掩关。
倦飞玄鹤亦知还,白石苍苔咫尺间。
车马自然多易水,衣冠原只在商山。
云浆夜酌金人掌,黛色朝披玉女颜。
已觉閒身堪羽化,何须八翼梦天关!
秋声萧瑟到空山,怅望惊鸿去不还!
离别紫荆生死际,平安黄犬有无间。
寒蚩织月思千缕,孤鹤巢云影半关。
多少长林摇落态,独怜愁绪未能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