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师吴堂

夫子贤尧舜,老彭尝窃比。

郯子及师襄,下问曾不耻。

河汾一书生,自谓圣复起。

西京投阁士,敢与孟轲齿。

古人取名廉,后人取名侈。

谁知今人中,复见古君子。

方君帅南越,千载少伦拟。

燕居榜师吴,一谦具四美。

隐之经石门,得名一杯水。

伯始万事优,可但清而已。

官曹服公德,廉仁革贪鄙。

民俗陶公化,淳厚胜奸宄。

蛮獠畏公威,折箠制千里。

老猾惮公明,束手敢干纪。

三城有馀力,一堂仍旧址。

裘带自清閒,宾僚多燕喜。

惟昔开元相,勋业照青史。

胸蟠活国计,试手曾向此。

我公廊庙具,劳外亦久矣。

尺一趣归装,高蹈广平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先生如同尧舜般贤明
彭祖也曾私下把他相比
郯子和师襄向他请教从不羞愧
河汾之地的书生自称圣人重生
西京的投阁士,自比孟子毫不逊色
古人以廉为名,后人则追求奢华
谁能料到今日仍有古君子
您治理南越,千年来无人能及
闲居时效仿吴师,谦逊中蕴含四美
隐士石门修行,仅需一杯水便知名
伯始先生事事优秀,清廉仁爱除贪
民俗被陶公教化,淳朴胜过奸邪
蛮獠畏惧您的威严,千里之内不敢违抗
老奸巨猾也忌惮您的公正,不敢触犯法纪
治理三城之余,仍保留旧堂遗迹
您身着简朴,宾客僚佐常欢聚
从前的开元宰相,功业永载史册
胸中蕴藏着救国良策,曾在此施展
您的才德适合庙堂,劳累于外已久
接到朝廷命令,您高蹈入仕,遵循正道

注释

夫子:先生。
贤:贤明。
尧舜:古代贤君。
窃:私下。
郯子:古代学者。
师襄:音乐大师。
耻:羞愧。
河汾:地名。
圣复起:自称圣人重生。
西京:长安。
孟轲:儒家大师。
古人:古代。
廉:廉洁。
今人:现在。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帅:治理。
南越:南方地区。
榜师:效仿。
吴:吴师。
谦:谦逊。
四美:四种美德。
经:经历。
石门:隐居之地。
伯始:人名。
清:清廉。
官曹:官府。
贪鄙:贪婪卑鄙。
陶公:陶渊明。
淳厚:淳朴。
蛮獠:边远民族。
折箠:屈服。
公明:公正。
干纪:违反纪律。
三城:多地。
一堂:旧堂。
裘带:简朴衣着。
燕喜:宴饮欢乐。
开元相:开元时期的宰相。
活国计:拯救国家的策略。
廊庙具:适合庙堂。
劳外:在外劳累。
尺一:朝廷命令。
广平轨:遵循正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的《题师吴堂》,通过对师吴堂主人的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诗人首先将师吴堂主人比作古代贤人尧舜、老彭,以及向郯子、师襄等圣贤请教而不耻的孔子,强调其学识和品格的高尚。接着,诗人称赞其如同西京的投阁士,敢于与孟轲这样的大儒并论,显示出其自信和志向。

诗中提到古人以谦虚为名,而师吴堂主人的名字也体现了这种美德,他如同隐士般淡泊名利,仅以“一杯水”为名,寓意其清廉如水。他的德行使官府风气改善,百姓受到陶公般的教化,蛮獠畏惧其威严,老猾不敢违法。在处理政务上,他不仅能力强,且能保持清闲,与宾客僚属相处融洽。

诗人还将师吴堂主人与唐朝的开元宰相相提并论,赞誉他的治国才能。最后,诗人感慨师吴堂主人在外任职已久,如今接到朝廷召回的命令,暗示他即将回归朝廷,继续施展才华,遵循广平(可能指某位贤相的政策)的轨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师吴堂主人的品行、才能和影响,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扬和期待,同时也寓含了对古代廉政文化的怀念和推崇。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题金沙驿

闽越饱溪山,何如蜀道难。

驿行仍怯岭,舟驶复忧滩。

行李三秋杪,居民百战残。

今宵投宿处,茅店倚层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崇安驿

睡美生憎晓色催,丹心自愧未能灰。

尘埃汩汩岁将暮,霜雾濛濛昼不开。

身外百端俱长物,时危万事入羁怀。

君恩早晚粗酬了,粝饭敝裘归去来。

形式: 七言律诗

中秋西江上

月色今宵万里,笛声何处孤舟。

世事堪惊流水,乡心不忍登楼。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题大盈驿壁

西风落莫空馆,暮色迷蒙远峦。

家近不妨酒尽,夜寒陡怯衣单。

形式: 六言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