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雪于内苑见菊花感旧有诗予亦继作

投老边庭犯雪沙,眼明上苑挹霜华。

谁教翠幕围疏艳,长误红灯影坠霞。

秋色重看真梦里,冷怀何处不天涯。

自怜萧索今如许,无复心情到菊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苕雪于内苑见菊花感旧有诗予亦继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晚年在边疆风雪中的生活,偶遇内苑之中的菊花,引发对往昔岁月的感慨。

首联“投老边庭犯雪沙,眼明上苑挹霜华”描绘了诗人晚年在边疆艰苦的生活环境,虽身处严寒与风雪之中,但内心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如同在繁华的上苑中欣赏霜花一般,眼中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发现。

颔联“谁教翠幕围疏艳,长误红灯影坠霞”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翠绿的幕布围绕着稀疏而艳丽的花朵,仿佛误入了红灯映照下的云霞之中,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美丽的氛围。

颈联“秋色重看真梦里,冷怀何处不天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在秋色中重逢的景象仿佛梦境一般,心中却充满了寒冷与孤独,这种情感似乎无处不在,无论身在何方。

尾联“自怜萧索今如许,无复心情到菊花”则是诗人对自己现状的自省与感慨。如今的他,虽然还能看到菊花,但已不再有当年的心情去欣赏它们,流露出一种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哀愁。

整首诗以菊花为线索,串联起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梦与娟净居士同移居于西山之麓精舍幽深红叶满阶下醒记以诗并邀娟净同作(其一)

修到西山共一龛,阶前红叶醉霜酣。

投边垂老心枯绝,那得高人落木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梦与娟净居士同移居于西山之麓精舍幽深红叶满阶下醒记以诗并邀娟净同作(其二)

旧约逡巡践未能,煮茶相对一枝藤。

天身衰相休辞避,合署霜龛红叶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闻苏堪作东坡生日戏赠一诗

平生郑重九,还记我东坡。

破寂残年兴,开尊令节过。

换羊书更好,无蝎墨常磨。

用意荣枯外,何烦春梦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乙亥除夕

焚香煮茗无馀事,感旧怀人竟若何。

更事原知如意少,苦心遗觉负恩多。

故居梅讯愁相问,萧寺松风梦屡过。

甘分渐将诸妄息,年衰却恐是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