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丁静兰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历史沧桑的画面。
首句“狐群流入吾常地”,以狐群比喻流散的人群,暗示了人物的离散与变迁,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荒凉与孤独感。接着,“名园千古成忠义”一句,赞美了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的美好与忠诚,赋予了历史的厚重感和道德的光辉。然而,接下来的“白骨葬清池”一语,转折突兀,将美好的景象瞬间拉入了悲凉的现实,白骨象征死亡与衰败,清池则映射出生命的消逝与环境的凄清。
“萦回柳絮飞”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喻了人事的流转与无常。而“楼台成灰烬,残月空庭冷”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楼台的灰烬与残月的冷清,不仅象征着繁华的消逝和时间的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最后,“落叶满阶墀,凄凄暮雨时”以落叶铺满台阶、暮雨中的凄凉景象收尾,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哀愁氛围,强化了全诗的悲凉基调。落叶不仅是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是生命衰败的象征,而暮雨则是情感的催化剂,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浓郁,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菩萨蛮》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人生的无常以及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是一首富有深意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