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官晋陵别端禅师

枕上浮生过半百,短发毵毵霜样白。

西溪溪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

船头渐近古松门,云是吴均读书宅。

烟云半岭见层楼,峥嵘鳌顶蓬宫窄。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演渔歌。

秋来满船载明月,直钩不钓闲鼋鼍。

一雨笠,一烟蓑,五湖深处任风波。

黄梅渡口水流急,救护心谁如老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赴任晋陵的官员与禅师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以“枕上浮生过半百”开篇,点明了时光流逝之快,岁月已过半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短发毵毵霜样白”一句,通过描写头发的稀疏和白发,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痕迹,以及对年华逝去的感慨。

“西溪溪上旧家山,岁岁故乡归似客”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每年回到故乡都如同过客一般,既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也蕴含了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无奈与感慨。

“船头渐近古松门,云是吴均读书宅”描绘了诗人接近目的地时所见到的景象,古松门和吴均读书宅的意象,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烟云半岭见层楼,峥嵘鳌顶蓬宫窄”则通过描绘山间云雾缭绕、层楼耸立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有人挂衲归盘陀,棱棱瘦骨真维摩”中,诗人借由描述一位僧人挂衲归来的形象,表达了对修行者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几年面壁舌不动,忽然拍手演渔歌”这一句,通过对比长时间的静默与突然的欢愉,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暗示了在静默中积蓄力量,在适当的时候释放情感的重要性。

“秋来满船载明月,直钩不钓闲鼋鼍”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生活场景,满载明月的船只,直钩钓鱼而不求收获,象征着诗人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不为外物所累。

最后,“一雨笠,一烟蓑,五湖深处任风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无论风雨如何,都会在五湖四海中自由航行,体现了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追求。

“黄梅渡口水流急,救护心谁如老婆”以黄梅渡口的急流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某种超脱世俗、守护心灵的力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修行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收录诗词(10)

陆蒙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目疾

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

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

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

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證圆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馀意亦赋十二韵(其二)

二士醉藜杖,两禅风袈裟。

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

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

赋罢迹已陈,忧乐如转车。

却后五百岁,远俗增雄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其二)

清晓坐南轩,望山头屡侧。

居士亦岂痴,飞云方未息。

乐哉此远俗,乱世免怵迫。

那知百战祸,岂识三空厄。

闭门美享睡,开门瞻翠壁。

远客谢主人,分此一窗碧。

新晴鸟鸣檐,微暑风入席。

萧然此白首,岂更冒朝帻。

誓将老兹地,不复数晨夕。

但恨食无肉,臞仙出山泽。

蛰雷转空肠,吐句作圭璧。

一笑示邻家,向来无此客。

形式: 古风

开壁置窗命曰远轩(其三)

我昨在衡山,伤心衢路侧。

岂知得此地,一坐数千息。

易安生痛定,过美出饥迫。

誓言如齐侯,常戒在莒厄。

要将万里身,独面九年壁。

如何不己奈,开窗玩霏碧。

招呼面前山,浮翠落衾席。

一笑等儿戏,都忘雪侵帻。

人生何不娱,今夕定何夕。

向来万顷胸,馀地吞七泽。

念此亦细事,未遽瑕生璧。

聊使山中人,永记山下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