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朱大司空(其一)

重华冀北再开天,益佐山林涉大川。

四岳受成方贡日,三边仰给县官年。

黄金不及堤形壮,白马长随练影悬。

转自流言能悟主,老臣知遇两朝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上朱大司空》其一,通过“重华冀北再开天”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朱大司空的赞美与敬仰,将其比作古代圣君重华,冀北之地再次迎来开天辟地的辉煌。接下来的“益佐山林涉大川”,则描绘了朱大司空在山林间跋涉,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建设的场景。

“四岳受成方贡日,三边仰给县官年”两句,运用了古代地理概念,四岳象征四方,三边指边疆地区,表达了朱大司空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负责四方政务,保障边疆地区的稳定与供给。

“黄金不及堤形壮,白马长随练影悬”这两句,以黄金与堤坝、白马与练影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朱大司空的功绩与形象。堤坝坚固,象征着他的政绩稳固;白马随行,练影悬挂,可能寓意着他公正廉洁的形象,以及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最后,“转自流言能悟主,老臣知遇两朝偏”两句,揭示了朱大司空不仅能够洞察世事,理解君主的心意,还是一位深受两朝君主倚重的老臣。这里的“流言”可能指的是外界的舆论或传言,而“悟主”则表明他能够准确把握君主的意图,为国家和君主做出了卓越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朱大司空的赞美,展现了其在国家治理、边疆稳定、政绩稳固、公正廉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高尚品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评价。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徐子与之武昌(其一)

使君安在武昌城,江汉双悬宪府清。

共许登高能作赋,不妨乘暇一论兵。

翛然白雪千人和,飒尔雄风万里生。

更忆南楼明月好,欲携佳兴与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徐子与之武昌(其二)

刺史楼台望里重,是时门客羡登龙。

白云三署还堪起,黄鹄千秋更可逢。

象合星辰双执法,心随江汉一朝宗。

二天尊宠诸侯上,出处何论邴曼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其一)

九河风色报褰帷,道入平原雨雪迟。

天欲并传梁苑赋,君今试和郢中词。

凭陵尺素光犹动,缥缈扁舟兴可知。

况值如渑春酒熟,好来投辖未须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其二)

平原日映北风斜,飞雪偏随刺史车。

明月更投公子邑,金门何处侍臣家。

绨袍忽自生春色,彩翰纷然拥落花。

为报袁安高卧起,齐宫上客有田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