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喜峰口墩楼

万里秋风暮,华夷到此分。

几年望紫塞,今日宿黄云。

片月临关见,孤军击柝闻。

燕歌争劝酒,强饮不成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寅的《宿喜峰口墩楼》描绘了秋天边关的独特景色和军旅生活的氛围。首句“万里秋风暮”展现了辽阔的边疆在秋风中显得苍茫而寂寥,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边关的遥远。"华夷到此分"点明了这里是中华与异域的分界线,具有历史和地理的象征意义。

接下来的“几年望紫塞”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边关的眺望和期待,今日终于有机会亲临其境,住在黄云笼罩的边塞。“片月临关见,孤军击柝闻”通过描绘月光洒在关隘,以及深夜军营中传来的更鼓声,渲染出边关的寂静和守卫者的坚韧。

尾联“燕歌争劝酒,强饮不成醺”则描绘了士兵们借酒消愁的情景,他们以歌声相劝,试图借酒驱散思乡之情,然而即使豪饮也无法完全消除心中的郁结。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风光为背景,融入了戍边将士的情感,展现了边关生活的艰辛与壮志。

收录诗词(13)

王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光州方承天童侍御刘秀才邀予泛舟西湖

湖面玻璃生素烟,薰人暖日小春天。

芙蓉将近霜前淡,台馆谁添乱后妍。

荒草欲寻苏小墓,斜阳半载米家船。

伤心时事犹难料,且拚新丰买酒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社前三日送兄惟明之淮南

山村赛社浊醪醇,分取余觞劝醉频。

弱柳初黄难系马,娇莺新啭似留人。

去程姑浦逢寒食,到日雷塘属暮春。

故旧相知如有问,长竿今已学垂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答金在衡讯归

秣陵宫树叶初飞,客路何人为授衣。

我亦惊秋同海燕,故乡端在社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舟过陆州谢乡人余五郎送酒

新醪香艳石榴花,赠得双樽不用赊。

为谢客愁消得尽,残年一路醉还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