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

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溪水在雪前上涨,鸟儿的啼叫声已经环绕在河滩边。
梅花虽已凋零但仍保持姿态,春天的嫩绿抵挡不住寒冷。
离开后只留下梦境,新的一年里发生的事情繁多复杂。
听说你也有许多感慨,不知你此刻会在哪里倚着栏杆呢。

注释

雪:降雪。
溪水:河流。
啼声:鸟鸣声。
滩:河滩。
梅:梅花。
衰:凋零。
春嫩:春天的新绿。
寒:寒冷。
迹去:离开后。
梦:梦境。
事百般:各种事情。
闻君:听说你。
感:感慨。
倚阑干:倚靠栏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初春时节,对大自然的景象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雪涨前溪水,啼声已绕滩。” 这两句通过对积雪融化后溪水汹涌和鸟儿啼叫的声音进行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这里的“雪”、“溪水”、“啼声”都极富有画面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觉醒的细腻观察。

“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这两句则是通过梅花这一特殊象征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孤傲独立的美德,这里表现的是尽管初春已至,但梅花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风姿,未受到温暖气候影响。这也隐喻了诗人面对变化莫测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一种坚守自我、高洁脱俗的情怀。

“迹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这两句则是诗人回顾往昔,对流逝的岁月和那些已然过去的事情进行反思。诗中的“迹”指的是时间的脚步,“梦一觉”暗示了对过去经历的追忆,而“年来事百般”则表达了对于一年一度轮回中不断涌现新旧事情的感慨。

最后两句“闻君亦多感,何处倚阑干。” 表达了诗人在听闻友人消息时产生的情感波动,以及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倾诉心事的地方。这里的“倚阑干”是一个富有情致的意象,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初春时节的复杂情怀。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张好好诗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馀。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人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人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朱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形式: 古风

李甘诗

太和八九年,训注极虓虎。

潜身九地底,转上青天去。

四海镜清澄,千官云片缕。

公私各闲暇,追游日相伍。

岂知祸乱根,枝叶潜滋莽。

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

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

夜于正殿阶,拔去千年树。

吾君不省觉,二凶日威武。

操持北斗柄,开闭天门路。

森森明庭士,缩缩循墙鼠。

平生负奇节,一旦如奴虏。

指名为锢党,状迹谁告诉。

喜无李杜诛,敢惮髡钳苦。

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

喧喧皆传言,明晨相登注。

予时与和鼎,官班各持斧。

和鼎顾予言,我死知处所。

当庭裂诏书,退立须鼎俎。

君门晓日开,赭案横霞布。

俨雅千官容,勃郁吾累怒。

适属命鄜将,昨之传者误。

明日诏书下,谪斥南荒去。

夜登青泥坂,坠车伤左股。

病妻尚在床,稚子初离乳。

幽兰思楚泽,恨水啼湘渚。

恍恍三闾魂,悠悠一千古。

其冬二凶败,涣汗开汤罟。

贤者须丧亡,谗人尚堆堵。

予于后四年,谏官事明主。

常欲雪幽冤,于时一裨补。

拜章岂艰难,胆薄多忧惧。

如何干斗气,竟作炎荒土。

题此涕滋笔,以代投湘赋。

形式: 古风

李和鼎

鵩鸟飞来庚子直,谪去日蚀辛卯年。

由来枉死贤才事,消长相持势自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村行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