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新霜脱衰叶,寒日下疏篷。
岸细低疑尽,波平阔似空。
桥通越溪水,帆带剡川风。
何处鸣箫鼓,丛祠杳霭中。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日傍晚湖边的景象。"新霜脱衰叶"写初降的秋霜使树叶凋零,显露出萧瑟之感;"寒日下疏篷"则刻画出夕阳透过稀疏的船篷洒下的冷寂光线。接下来的"岸细低疑尽,波平阔似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岸线条的纤细和湖面的开阔,仿佛天地相接,空旷宁静。
诗人视线延伸至远处,"桥通越溪水,帆带剡川风",展现了桥梁横跨湖面,连接着远方的溪流,而船只扬起的帆带着剡川的清风,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最后,"何处鸣箫鼓,丛祠杳霭中"以乐声和祠庙的神秘氛围收尾,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暗示了湖畔可能正在进行某种祭祀活动,增添了诗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鉴湖晚望》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秋日湖景的静谧与神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慨和对当地文化的兴趣。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面临漳水势凌霞,却倚重城十万家。
当槛晓云生鹤岭,拂阶残雨下龙沙。
辞人高宴文皆在,帝子欢游事未赊。
好是良宵金鼓动,阑干牛斗逼檐斜。
昔帝先贤迹未消,森沉台殿锁嶕峣。
新莲照水香空在,旧辇生尘翠已凋。
夹道古藤看翳日,过溪苍藓半侵桥。
远公前意无人会,空对清风望寂寥。
俸轻官且冷,君喜在亲民。
村路不闻犬,县城长似春。
架高书少蠹,厅静隙无尘。
考满留碑去,清风励后人。
天衢未得便,假道海边城。
任大才胜器,官闲不称名。
劝农吟少暇,忧物睡常轻。
见说行春处,和风满旆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