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月歌

睛风初暖溪光紫,杨柳风轻吹不起。

迢迢璧月背云飞,摇荡春云映春水。

春水涵空倒碧天,金波微定影初圆。

花趺红敛垂珠露,叶底苔平缀玉钱。

可怜月落留难住,可惜春光来复去。

昨日梨花巳起风,何时柳絮还粘树。

柳絮梨花早岁春,芳郊草软素光匀。

绿窗竹叶飘鸾尾,白袷落英照锦鳞。

当时不解留春在,月落月生春易改。

胡蝶香迷梦不成,碧桃花褪芳谁采。

采芳踏月当年客,双鬓银丝欺素魄。

婵娟不解古今愁,斜转空山荡轻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王夫之所作的《春月歌》,描绘了春天月夜的美景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睛风初暖溪光紫”写出了春风拂面,溪水泛着紫色光泽的景象,接着“杨柳风轻吹不起”描绘了微风轻轻吹动杨柳却不使之摇曳的静谧。诗人以“迢迢璧月背云飞”比喻明亮的月亮穿过云层,映照在春水之上,水面则倒映着天空的碧蓝。

“春水涵空倒碧天”进一步渲染了水天一色的宁静,“金波微定影初圆”描绘了月影在水中逐渐圆满的动态美。接下来,诗人通过“花趺红敛垂珠露”和“叶底苔平缀玉钱”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花朵和叶子上的露珠与苔藓,增添了春日生机。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这美景中,而是借“可怜月落留难住”表达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何时柳絮还粘树”暗示着春去夏来的季节更替。诗人感叹岁月如梭,曾经的美好时光不再,如“昨日梨花已起风”,而“柳絮梨花早岁春”则勾起了他对往昔青春岁月的回忆。

最后,诗人以“双鬓银丝欺素魄”自比,感叹岁月催人老,而“婵娟不解古今愁”则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自然与易逝的时光之间的对比。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王夫之对春月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来者之日歌

来者之日还如昨,今我云胡而不乐。

去者之日一如今,徘徊今昔伤忧心。

东风吹柳鹅黄垂,千条映水摇修眉。

一片轻飘坠秋水,叶叶零零飞不起。

还丹空炼素银芽,老聃西度函关?。

?生倏忽如朝霜,春日不长冬夜长。

行人攀折莫长叹,豹?留皮王彦章。

形式: 古风

寄题翠涛新斋

湘西开竹馆,绿净清溪源。

垂钓不在鱼,读书欲忘言。

欲从不能心自飞,白云奈尔轻霏微。

形式: 古风

仿李邺侯天覆吾歌广其意示于礼

天覆吾,地载吾,元气纷纷屑万族,灵蓍茂草争昭苏。

栖鸟在林鱼在水,而复生我何为乎。

绝粒升天等龟鹤,灵椿五百还凋落。

鸣珂帝都亦莺燕,金衣元佩喧清甸。

邺侯以此为丈夫,漠漠天心谁许见。

丈夫昂藏自有真,父兮生我天之仁。

一针义利分子午,万国胞与谁主宾。

蜗涎篆壁勿轻惹,螳臂当车莫浪嗔。

丈夫爱嗔复爱喜,落花笑看随流水。

孤月离云雪练飞,渺渺寒辉千万里。

静如池影涵青天,动则春风迸花蕊。

君不见邺侯晚节知前非,岳顶读书云满衣。

晶冰彻底纤尘净,玉魄当头素影肥。

青莲七二堆螺髻,万轴当年金简字。

千年欲识丈夫心,独上危峰揽苍翠。

形式: 古风

过李为好山居信宿(其一)

紫雪桐花落,绿烟莎草凝。

闲阶斜日转,薄箑绪风胜。

消息中宵酒,过从大古僧。

淹留春病减,君似一条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