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偶怜山在目,浅立意悠然。
落落泉舂石,层层树接天。
半峰分夕照,众壑共秋烟。
将谓迷来径,樵夫已过前。
这首明代诗人王野的《庭前坦步偶见岣山延伫以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首句"偶怜山在目"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山景的喜爱和不经意间发现的惊喜,"浅立意悠然"则透露出诗人欣赏自然时内心的闲适与淡泊。
接下来的两句"落落泉舂石,层层树接天"细致刻画了山间的动态与静态景致:泉水潺潺,轻击山石,声音清脆;树木繁茂,仿佛与天相接,展现出山林的生机与辽阔。"半峰分夕照"描绘了夕阳余晖洒在半山腰的景象,增添了诗意的温暖与壮丽。
最后一句"众壑共秋烟"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息,山谷间缭绕的雾气与秋意融为一体。诗人由山径的迷失引申出对未知的探索,"将谓迷来径"流露出一丝迷茫,但随即发现"樵夫已过前",暗示着即便路途曲折,仍有生活的人迹可寻,暗含着人生的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不详
遥想栖托佳,春霁引坦步。
鸟深墙外闻,花隔鼻先悟。
入门及宾馆,宛若下山路。
葱茜清意满,简密几丛树。
众草冗不芟,存为蠢动寓。
草木遂本性,爱物见平素。
人静池出鱼,屋衰梁饱蠹。
壁苔如画山,天然卧游具。
园叟齿逾耋,似鹤林间遇。
内深冥真寄,外浅备礼数。
恍惚异世人,相对心疑惧。
虽疑且盘桓,啸歌日至暮。
野老自童稚,看君只旧容。
清猿同啸月,玄鹤共巢松。
灵药登岸采,神书裂壁逢。
相寻不失路,仙鹿有行踪。
愆期昧所适,江口独徘徊。
看桥屡人度,立岸几帆开。
渺漫秋潮上,飞鸣夕鸟来。
坐沙频画字,烟树日轮颓。
乱叶翻飞托草莱,众宾分坐几亭台。
天低烟树千重没,云破江山一半来。
皂帽受风先欲落,黄花候日未全开。
岁时争在人前好,多把茱萸看一回。